龙海市紫泥镇南书村港西社里一户村民挖宅基地,运出了一大堆土头,堆在村口,刚开始没人理。
4天后,也就是昨日早上9点左右,有位村民路过村口,无意间发现土头里有个银色的东西,随后找出了银元。
很快,该村上百名村民“疯狂挖抢”,据村民透露,当天上午挖出的银币有数百枚之多。
经漳州市收藏协会专家鉴别,此处出土的银元,确系清中叶流入漳州的西班牙银元。
随后,漳州市文管办、龙海市文体局等单位赶到现场。文管部门表示,按文物法规定,这些文物归国家所有,呼吁村民尽快回缴。
【现场】
村民顶着烈日挖抢银元
昨日记者接报后迅速赶赴现场,在紫泥镇南书村港西社的路口,上百名村民拿着自家的锄头、铁锹、铲子、竹竿和脸盆等工具,蹲在路边,对着两堆20多平方米的土头不停地采掘。
一位年轻人光着上身,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称,上午已经挖到了20多枚,正说着,突然有人喊“又出来一个”,这名年轻人立刻扑过去,旁边五六个人也跟着扑了过去,人压人。
一会儿,扑在地上的几个人才发现被骗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出来,被压在最底下的那个村民,嘴巴上还沾着一些泥土。
村民们顶着烈日,在太阳下挖得头上直冒汗,身边的亲友直呼:“再挖下去就中暑了!”但一群人仍舍不得放开手中的锄头和铲子。
在村民口中“战果”最为丰富的片区,记者看到,六七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趴在土上,手拿铲子拼命铲土,希望能找出银元。
记者看到一个刚出土的银元,形状是十分规则的圆形,直径三四厘米,两毫米厚,正面印着一外国人头像,银元周围写着一圈字母“CAROLUS?IV?DEI?GRATI?1790”;另外一面则印着皇冠和中世纪城堡、狮兽、字母、双柱等图案,做工十分考究。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上午村民大致挖出几百枚,年份早的有1775年的,晚的有1802年的。
【源头】
村民挖宅基地时挖出
一位在现场看热闹的50多岁蔡姓大伯说,这些土是四天前从港西社里一户村民挖宅基地时运出来的,一直堆着,刚开始没人去理它。
昨日早上9点左右,有位村民路过时无意间发现有个银色的东西,并且找出了银元,随后就引来村民的“疯狂挖抢”。
记者来到村民口中的港西社黄姓屋主的家中,在门口刚好遇到60多岁的黄大爷,他说,家里正在建房,推土机四五天前就把土松完,全都运到外面的路边放着,他自己都不知道里面有这样的“银元”。
直到昨日早上村民议论时,他才知道,自家地里挖出来的土里有银元,黄大爷说,以前那栋房子也是从别人手中买来的,听说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
记者在黄大爷家附近发现,四周还有很多类似结构的古宅,不少村民都说,这里古代的建筑多,而且历史都比较久远。
【鉴定】
西班牙银元 系清中叶流入漳州
针对此处出土的银元,昨日记者采访了漳州市收藏协会汪秘书长和郭副会长,两位专家看了记者提供的图片后说,这是清中叶流入漳州的西班牙银元,本地叫“鬼脸”。
郭副会长说,历史上漳州与海外贸易非常频繁,在漳州出土的西班牙银元数量比较大。在1732年以前,西班牙银元主要是不规则的手制币,云霄曾出土过这些银元(详见本报4月5日相关报道),1732年后,开始有了机制币,形状比较规则,图案比较清晰。
目前看来,龙海紫泥镇出土的这批银币是机制币。
他说,1772~1789年西班牙铸三世币,正面人像右边为DEI?GRATIA,左边为CAROLUS?Ⅲ,拉丁文意为“蒙神之恩查理三世为西班牙国王”;而1790年的银元是铸了三世像但铸四世字;1791~1808年铸四世币,字与前者相同,只是Ⅲ改为Ⅳ。而且这些银币大都是在拉丁美洲制造,途经吕宋岛(现菲律宾)后流入漳州的,这些银元在闽粤一带出入比较多,是海外贸易繁荣最直接的物证。
【价值】
尽管常见 但仍有较高价值
汪秘书长表示,这些银币流入漳州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华侨从海外带回来;二是贸易所得。他说,清初由于月港已经淤塞,闽海关正口实际设于厦门。那时,闽南商船经常从厦门开往南洋各地,输出漳州的丝、纱、绢、工艺品等,贩回大米、沉香等,当时虽禁止国人流寓海外,但商船还是买通关卡陆续将国人偷载出国谋生,通过商贸和由华侨寄“水客”回乡养家的银元,为数甚巨。
他说,那时期的番银已用机器造币,规格符合标准,但成色不好。番银必须经过有信誉的商号“戳记”才能与中国银元同等值在市场流通,每过一埠要戳记,因而“千敲百凿,率皆烂板”,不受欢迎;有的被回炉提纯铸成银块,有的用于打制首饰,在市场上流通要打折扣,流通量日渐减少。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开始实行法币制度,禁止银元流通。
他说,这些银币在漳州尽管比较常见,单个的价值也不大,但是一次出土几百枚,数量比较多,而且还有确切的出土地点,具有比较高的历史价值,对漳州“海丝”申遗具有重要意义。
他代表漳州收藏协会呼吁,广大群众要提高法律意识;广大收藏爱好者也不要去收藏这批文物,如果得到这些文物,应主动回缴给政府文博部门;同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应大力追回这批文物。
【部门】
文物属国家所有 呼吁尽快归还
漳州市文管办杨主任获悉此事后,立刻通知龙海市文物部门前往现场查看,派出所民警也一同赶到了现场。
龙海市文体局江副局长告诉记者,获知情况后,他和博物馆、派出所等工作人员都先后赶到现场,当时大部分群众已疏散,经调查,系一户人家挖宅基地将土头堆运到村口,后被一些群众发现后才去抢挖的,“户主自己也不清楚”。
他说,按照文物法的规定,这些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人都不能将其占为己有,应该积极主动上缴给政府部门。
目前,龙海市文体局已向当地镇政府发出通告,要求当地镇政府和村两委将有参与的村民先做登记,并做相关的文物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