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清乾隆时期的《黄玉双耳盖瓶》
中国人历来对美玉宠爱有加,仅从姓氏上看,大凡王字偏旁的字都是各种美玉,本人才疏学浅,没有统计,估计这类字少说数十,多则上百,可见人们对美玉是多么的钟爱。至于诗歌中讴歌美玉的那就数不胜数了,有“书中自有颜如玉”,比拟美丽的;也有“钟鼓馔玉不足贵”,显示富贵的,当然还有“守身如玉”,寓意贞洁的,不一而足。
美玉可以把玩欣赏,收藏美玉也是国人最乐意的,可以说现在的上海滩,家有美玉极其普遍。有朋友以脖子说事,八九十年代流行挂金项链,二十一世纪流行挂玉器。有些爱玉者,不仅脖子上挂着玉牌,手腕上套着玉珠,连皮带上也叮叮当当系着玉器挂件。
中国人收藏美玉历史悠久,从挖掘的古时墓葬可见一斑。历来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当年卞和抱着那块和氏璧在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并不是为了以欺君之罪被砍掉的双脚,而是为了无人识玉而悲哀。之后,区区一块和氏璧竟然可以等价交换十五座城市,窃以为那句价值连城出典也就出在这块宝玉上。
现在玉的价钱直线飙升,据说上好的和田玉价格已经到了500元一克,是黄金价格的一倍以上。至于那些所谓的古玉或者玉雕,价格更是令人咋舌。
现在搞收藏的都喜欢古玉,本来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宝玉,时代久远,或者显贵曾经拥有,那就更增加了人文气息,更加弥足珍贵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曾经告诉说(估计透露姓名怕断了他人的财路,要挨板砖的),现在市面上的古玉绝大多数都是假的,从纹饰和包浆上看漏洞百出,比如在玉器纹饰上历代都有特定的时代特征,而一些假冒的古玉往往在这些细节上自相矛盾,非驴非马。
说到包浆,现在造假的手段很多,一位收藏朋友说,他曾经在安徽某地看到一个古玩贩子从牛屁股里挖出一块和田玉,包浆浑厚,宛若隔世。那朋友说,造假者把牛屁股开刀,把新玉放进去,然后缝上,老牛耕地,经常摩擦,包浆加速形成,用这种方法一年等于一千年。至于其它坊间传说的手法则更多了,如用盐酸、油锅里煮等等,让人听了匪夷所思。
古玉断代吃不准,这种专业知识只可能极少数人掌握,俗称掌眼的,也就是博物馆几个玉器专家能够把握。常人连真品都未把玩,不可能辨别真伪。因此,在收藏界就有买古玉不如买新玉一说。
吃不准新老美玉,干脆就买新的,再说新的总比旧的便宜,这是大多数收藏者的玩玉观。说实在的,现在的制作工艺或者艺术表现手法要比古时候强的多,即使新玉,只要工艺精湛,玉料上乘,仍然大有收藏价值,市面上那些高仿的玉器仍然受到收藏家的钟爱。
当然,科技在不断发展,在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玉器时,不如买些上等的和田玉,奇货可居,或待价而沽。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珍贵美玉,有人认为,价格只会涨不会跌的。因此又有了买新还不如买料一说。(杨志洪)
来源: 金融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