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来源】藏家曹先生退休后,喜欢和一些朋友玩弄些玉器,慢慢自己买了很多玉器收藏的书和光盘学习,自认为一般的赝品都难逃他的眼睛。一次,曹先生在安徽旅游时,看到路边有人卖玉器,那人说是自己挖的,曹先生一眼就相中了那个玉人,看后觉得肯定是先秦的古玉,心里第一次有了“捡漏”的激动。一问价那人神秘兮兮地不说话,转身怕别人听见,跟他伸了5个手指头要5000元,讨价还价后以3000元成交。
【鉴定理由】
首先,初看这个玉人的造型就是模仿安徽凌家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人模样,方脸、阔嘴、细长目,呈站立姿势,背面扁平,有对钻的小孔,是用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钻管在玉器上钻出直径0。15毫米的管孔芯,比人的头发还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微型管钻工艺技术,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不过,见过真品的人,一眼便可看出这件玉器是赝品。该玉器根本没有体现出真品的神秘气质。这件玉人有冠,腰间有腰带,双臂戴满手镯,大耳且有耳洞,证明是戴耳环的,明显不是个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较高,最值得研究的是他双手的姿势十分奇特,似乎是一种神秘仪式。
仔细观察这件玉器,细节的漏洞很多。首先这件玉器材质明显是为了做旧,经过火烧处理,玉人眼睛居然是像动物一样斜的,而且刻画得很浅,没有鼻子,嘴巴也不大,刻工轻率粗糙,毫无艺术感可言。这个玉人五官的比例十分不合理,眼睛无神。玉人的双手处理得十分模糊,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玉人的双腿不分开。
古人做玉用的是手工的砣具,刻画的线条两端都会有抬砣渐收的痕迹,中间深,两侧明显浅且细,但这个玉人手臂和腰带的线条基本粗细一样,是使用当代的电动砣具制作的。这个腰带的上下两根线的间距居然不平行,古人做玉是十分神圣的,这在古玉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鉴定结果:当代赝品
市场估价:市场赝品毫无收藏价值。古玉本身更多具有研究和史料价值,玉质经多年腐蚀不见得好,市场赝品猖獗。专家建议藏家一定加强学习,特别是初级藏家不建议收藏古玉。
来源:京华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