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染色的石英岩冒充
翡翠,玻璃冒充水晶,玻璃猫眼冒充天然猫眼。昨天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市民黄金周外出旅游,最好不要购买价格高昂的珠宝玉器。
五一假期,市民王某花4000多元购回的“钻石”吊坠实际上是不值钱的人工合成立方氧化锆坠;市民刘某花了几千元购得的珍珠耳钉,经检测却系采用人工辐照后人为改色;另一位市民张某出重金购得的“天然”祖母绿吊坠,检测发现其实是一颗人工合成的赝品。
“以假乱真是外出旅游购买珠宝常见的花招。”南京市消协人员指出,这些年他们常见的偷梁换柱的花招经常是,染色的石英岩冒充
翡翠,玻璃冒充水晶,玻璃猫眼冒充天然猫眼,合成宝石冒充天然宝石,玻璃仿白玉(软玉),玛瑙、镀膜贝壳仿珍珠,将18KGP、14KGP等镀金饰品(GP表示镀金)冒充K金销售。还有一些商家将白色K金标注18K白金等,让消费者误以为其是白金(铂金)饰品。
消协还提醒消费者当心商家的价格忽悠法。商家会利用消费者喜欢砍价的心理标出天价,然后让消费者砍价。曾有人在缅甸花2000元买来一个标价2。5万元的翡翠手镯,实际上这种手镯在国内正常标价也不到1000元。鉴于不胜设防的消费陷阱,南京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旅游期间要科学理性消费,冷静面对促销。购买珠宝饰品最好到专业珠宝店或商场去买,一定要商家在发票上注明宝玉石的真实名称,所用金属材料的名称、成色、饰品的价格等内容,并索要相关鉴定证书。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