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绿翡翠福瓜
翡翠貔貅葫芦
白18K金镶翡翠戒指
三彩翡翠手镯
由于经常接触很多初入门的收藏者,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很多人对翡翠的颜色和种份过于重视,尤其是对颜色、种份的定名过于关注,花费了鉴赏的大部分精力在讨论“是这个种,还是那个种,是这个色,还是那个色”恰恰对行家非常关注的形状不太留意。
大约两三年前,国家珠宝玉石鉴定中心开始做全国翡翠评估定级标准制作的工作,主持人王曼君老师还专门征求过我们国家注册珠宝评估师协会的意见。我就提出是否存在着仅注重色种,而忽略了形状的问题。
可能很多翡翠爱好者想不到,在同样色、种的翡翠中,行家会为了其中一件形状非常饱满、圆润、周正、对称、漂亮而多出几倍的价格。是不是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同一块原料做出的两粒戒面,同样的颜色、种水,粗看大小都差不太多,一粒较薄,正面平平的不饱满,底面也是平的;另一粒非常饱满,正面鼓鼓的,底面也是弧形的。这样的两粒戒面,如果是低档的,价格差倒不见得很大,如果是高档戒面,在评估中其价格能相差几倍到几十倍以上,而且越高档的戒面相差越大。
为什么多数的专家和收藏者会忽略掉翡翠的形状,而仅对色种重视呢?我觉得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家平时接触的中低档翡翠较多,在中低档翡翠中翡翠的形状差异所引起的价格差,相差不多,而高档翡翠则差之大矣。高档翡翠的鉴赏评估要求要高得多了。
其实不光是戒面的形状,就是对花件和手镯,形状也是至关重要的。低档的花件,种水一般,不是满色,形状不是特别重要。而中高档翡翠花件,尤其是满色(绿色)花件,形状对价格的评估就非常重要。两件色种完全一样的满绿花件,一件形状饱满、圆润、对称,常见的题材有桃子、豆子、葫芦,一件是异形的不对称形状,随形做成花件,价格相差悬殊。有的朋友会问,有的人喜欢桃子、福豆、葫芦,有的人就是喜欢随形做的小花、小海豚呀等等的,为什么前者的价格就要比后者高呢?其实呀,这是因为前者要求绿色的面积要大,只有绿色很多、面积够大时,才能做对称标准的形状。而当绿色较少,且分布不均匀时,就只能随形做。而绿色多面积大的翡翠原料要远远少于绿色少、分布不均匀的翡翠原料,价格更是远远高于后者。对于喜欢桃子、瓜、葫芦的朋友,应该说您的收藏方向是正确的,这些花件有很高的升值潜力。而对于就喜欢异形花件的朋友,明白了这个道理,您就知道了完全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这些翡翠。无色玻璃种、冰种花件,形状的重要性也要重视,因为都是白色,原料都很整齐,不存在异形的问题,但是形状的薄厚至关重要,一定要买厚不买薄。厚的对料要求高,相对难得,薄的会显得比实际的水头透明,往往买家出价容易出高。
有些朋友会说,你说的花件我们能理解了,但手镯都是一个圆环形状,怎么说形状对价格影响也特别大呢?其实手镯也有形状的差别,手镯的宽窄、薄厚、圆形还是椭圆形,圈口的大小,圆条还是扁条,对价格都有一定影响。
手镯的宽窄指的是条口的宽窄,窄的手镯宽度不足10毫米,宽的手镯宽度能达到15毫米。手镯的做法是先将翡翠原料按手镯的宽度切成片,可以想见,假设同一块料切窄的手镯切三片,切宽的手镯只能切两片。但是你放心,对于高档翠料,如果够厚,行家绝不会为多出手镯而切三片,他一定是切两片,因为这样出的手镯数量是少了很多,但每一支手镯的价格却高很多,至少会高出一倍以上。
再说手镯的薄厚,同样原料,厚手镯用料多,价值相对高。手镯的薄厚有相对固定的尺寸,一般在4-5毫米,手镯过薄往往是因为原料不够,只能做得尽量薄,以使人能戴得上。还有一种原因是冰种手镯,做薄之后会显得更透明一些。近年来,高档手镯日益重视其宽度和厚度,够宽够厚的手镯往往卖相好,客人争相购买。行家还有一个专业词来形容手镯的厚度,叫“起墙”,起墙高,指的是手镯厚。如果手镯很厚,还很透明,就说明这只手镯的种水非常好。
来源:中国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