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苏钢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华山15号墩的考古全部结束,苏州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最后清理完文物之后将墓葬重新回填。这次考古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一枚白玉龙首带钩印和一件原始青瓷提梁?,这些都是苏州地区首次考古发现。考古专家从带钩印上的“?”字推断,这是一座战国晚期高等级贵族墓葬,“?”是主人的名。
出土文物已有2400年历史
据苏州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丁金龙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考古工作者在华山上发现了古代墓葬的痕迹,2010年12月19日,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丁金龙带领队员们开始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地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们在东西长60米,南北达30米的15号墩,共发现了9个墓,3个是战国时期的,其余6个为汉代墓。据介绍,9个墓共出土了各类器物100余件。
“7、8、9三个墓的主人应该来自战国时期的同一家族,位居中间的这座7号墓应为这一家族的男主人,且应为当时的贵族。”丁金龙介绍,7号墓穴的东侧为棺,西侧为边厢,用来放陪葬品。7号墓共发现了23件陪葬品,其中有陶器、青铜器和原始青瓷,据初步分析,它们至少在此安躺了2400年。
珍贵玉带钩显示贵族身份
一块长约七八厘米的玉带钩是这次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据介绍,带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古又称“犀比”,多为男性使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在战国中晚期的使用相当普遍。人们使用带钩,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钩甚为精美。
这只玉带钩上还刻有一个“?”字,丁金龙介绍,这是墓主人的名。发现带印的玉带钩在苏州考古史上还是首次看到。丁金龙介绍说,在战国时期贵族墓葬的陪葬品中,陶鼎、陶豆和陶壶往往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系列而出现,而作为最为尊贵的陪葬品,鼎的多少往往直接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此次考古发掘,在7号墓中共发现了陶鼎、陶豆和陶壶各两件。由此可以看出,墓的主人虽然是贵族,但等级不高,尽管如此,该贵族墓葬区依然是组成古城遗址重要的一部分。
丁金龙介绍,接下来,考古工作者们将对这批出土文物进行修复,至于其是否能够为苏州地区战国时期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线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