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磊
不具备田黄“六德”,却自相矛盾称“九德”
硬度太硬不适合做印材,攀龙附凤强搭印材车
大量储备不稀缺,炒作风险一发,市场瞬间崩盘
“金田黄”收藏风险很大,投资需慎之又慎。
近来,一种产自印尼的黄色石头冠以“金田黄”之名,经台湾商人大肆炒作,借“田黄”之名迅速上位,似乎已成泛滥印石市场之势。从名不见经传到目前价格直逼田黄,“金田黄”在短短时间内价格飙升,与福州部分寿山石商家主动迎合参与炒作不无关系。福州本是田黄得原产地,竟坐视其他石材打着田黄的旗号混淆视听,让人大跌眼镜!
“金田黄”究竟是什么,它真的有商家所说的无限升值潜力吗?撇去市场浮沫,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的本质。
攀龙附凤强搭田黄顺风车
“金田黄”在原产地被称为皂石,是方解石和菱锰矿石的致密结合体,其外观很接近我们日常使用的透明皂,硬度约为摩氏3.5-4.5,比寿山石硬,一直是一种普通的工艺材料,价格平平,直到被台湾商人引入印材收藏市场并冠以“金田黄”名号之后才身价倍增,成为收藏界价格“新贵”。我们知道,田黄石是福州独有的印石品种,以福(建)寿(山)田(黄)丰的吉祥寓意被乾隆皇帝慧眼赏识之后不仅成为印石界翘楚,更在所有石材中独占鳌头,尊为“石帝”。田黄石的价值渊源有三,一是历史文化渊源,皇家的重视和历代文人的追捧成就了田黄石的帝王身份;二是产量稀少,只产自福州寿山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水田之中,“无根而璞”的独石特性令它的被发掘带上了传奇色彩;三是品质确实上佳,以至于历代收藏者一直以田黄所皆备的“温、凝、细、结、润、腻”六德为标准品评诸石。
而自从田黄石地位确立以来,借田黄名号提高身价的石种便从未消失过,显而易见的造假不胜枚举,远有“昌化田黄”,近有如今的“金田黄”。昌化石与寿山石同为印石,“昌化田黄”为山料,成分为地开石,论渊源尚与田黄石相近,而“金田黄”成分又为方解石和菱锰矿石,质地和硬度都不适合篆刻,根本不能列为印石范畴,不论材质还是历史积淀,都与田黄相去甚远,凭借颜色往自己脸上贴“金”也就罢了,何苦还要强占田黄的名号?!
牵强附会何“德”之有?
过度强调矿物构成和名号,可能有人会说笔者迂腐,还可能提出“收藏要首德次符、重质不重名”来反驳。那么我们从品质方面来剖析“金田黄”有哪些特质。不同的收藏领域对藏品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然而,金田黄既然是作为印石材料进入收藏领域的,就不可避免地要以品评印石的标准来评价,而“温、凝、细、结、润、腻”六德是品评印石约定俗成的标准。
必须要说,所谓“六德”标准,实际从字面上理解是比较抽象的。金田黄的炒作者在介绍推广的时候,经常把这六字标准挂在嘴上,藉以说明金田黄品质不输于寿山田黄,甚至有一些还要加上“洁”“嫩”“灵”,呼为“九德”,来证明金田黄的品质更胜一筹。然而果真如此吗?
从外观上看,抛光后的寿山石呈蜡状光泽到油脂光泽,而“金田黄”呈玻璃光泽,这是由其矿物学本质决定的。所谓“温润”指的是一种柔和内敛,不炫不燥的感受,和田羊脂玉可称“温润”,而玻璃光泽的翡翠的光亮就有些过度。从这个意义上看,玻璃光泽的“金田黄”与“温润”二字毫无干系。
再说“细腻”。寿山石为地开石、珍珠陶石的块状结合物,没有明显解理。而“金田黄”是方解石和菱锰矿石,晶体型的方解石为完全解理,混合了菱锰矿石的金田黄则呈现出板面解理或贝壳状解理。矿物学上,“解理”指的是由于矿物分子的结合形态造成的受力后向固定方向断裂的性质。无解理的矿物各个方向受力均匀,是最适宜雕刻的;而有解理的矿物则由于各个方向受力不平均,不可避免地会给雕刻带来困难。所谓“细腻”,并不仅仅是目测感受,也包括雕刻时那种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的的触觉感受,而带有解理性质的“金田黄”,在这个意义上也是很难被称为“细腻”的。
“凝”基本指感官感受,“结”是说质地紧密,有透明度,无粗糙感的“金田黄”,在这两点上基本可以算做符合。但部分商人强加“洁”、“嫩”、“灵”凑出“九德”之数,基本就属于画蛇添足的笑话了。“洁”指的是纯洁无杂垢,这不仅仅是印石的标准,而在宝玉石收藏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以此标榜“金田黄”则不免有失公允。“嫩”在寿山石行业标准里原本是缺点,相对于“老”、“结”,是疏松和不够稳定之意,充作一“德”,前后矛盾,殊为可笑。而“灵”指透明度,但是在寿山石领域里并非透明度越高越好,水坑石、荔枝洞石和高山石的很多品种都比田黄更透明,价格却不及田黄。以“灵”作为“金田黄”一“德”,颇为尴尬。
这种所谓的“金田黄”作为一种工艺性石材,自有其观赏价值,但当下过热的市场有太多的炒作成分。首先,“金田黄”这种石材的物理特性并不是印石的好选择;其次,它的产量并不具备稀缺性,未知的大量矿藏储备一旦泛滥,将会对目前的市场价格产生致命打击;第三,“金田黄”作为一种新的工艺原材料,不具备文化含量,将来在收藏市场上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目前尚不明朗。当下短期的买入卖出或许有获利的可能,但从长远考虑,收藏“金田黄”包含着很大的风险性。黄龙玉前车之鉴尤在眼前,我们不希望这种石材打着田黄的旗号大肆炒作,更不希望看到投资者陷入“金田黄”的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中,打造平稳而理性的收藏品市场,尚需投资者更多的知识储备和理性眼光;另外“金田黄”能够在田黄石的原产地、寿山石市场上大行其道,这种现象需要警惕,也值得业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