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种"也叫"种份",指的是结晶颗粒的粗细大小,结晶颗粒越小,种越好,结晶颗粒越大,种越差。"水"也叫"水头",指翡翠的透光性,也就是翡翠的透明程度,行家将水分为一到三分,由低到高透明度逐渐增加,三分水最透明,玻璃种就是三分水。另一个常用的名词叫"底儿",也有行家叫"底水"、"底张",实际上都是在说翡翠的透明程度,它是由翡翠结晶颗粒的大小、翡翠毡状结构的细密程度决定的,结晶颗粒越小、毡状结构越致密,翡翠的透明度越高,种水越佳。
种份的概念是学习翡翠鉴赏知识时一个较复杂难理解的概念。"千种玛瑙万种玉",也是指翡翠颜色、种份非常多样,不能像钻石一样简单分级。看种份是看翠的关键,俗话说"外行看色,内行看种",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种份,则看翠已经入门了。
翡翠的种份非常多,对于外行来说,比较困难的是翡翠的种份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词语比喻,像玻璃种、冰种、金丝种、油种、豆种、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种,又是地,其中的区别只能是意会和体味。其实这并没什么玄妙,因为老行家多没什么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样板比喻,但对于买家来说这种分法实无必要也不科学,笔者比较提倡根据结晶颗粒由细到粗,简单地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油种、豆种、花青种、白地青种、干白种等几类。
玻璃种:最好的种份,完全见不到结晶颗粒,就像非晶质体的玻璃,全透明,翡翠内部有活光。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玻璃种多为无色,较浅的绿色都不多见,而有浓艳绿色的玻璃种则少之又少,因此大家就可以理解一颗颜色艳绿均匀玻璃种的翡翠戒面,却能在拍卖会上卖到近千万元,而无色玻璃种的价格则与之相差千倍不止了。
冰种:见不到结晶颗粒,半透明,没有活光。块形较大、颜色鲜艳的满绿冰种翡翠花件在拍卖会上能卖到三百万到八百万,而没有颜色的冰种翡翠价格要相差数千倍。
油种:结晶颗粒细小,似油粉状,半透明。油种的颜色都略微偏暗,没有鲜阳的艳绿色,价格与艳绿冰种翡翠相差很多,但北方人较喜欢这种浓郁的色调,有时甚至比鲜阳的颜色看得还高。
豆种:结晶颗粒较大,明显可见,微透明,颜色为偏黄偏灰色调的绿色,可细分为细豆种、粗豆种。豆种是翡翠中为数最多的种类,所谓"十翠九豆"。其实好的细豆种翡翠属高档类别,价格也相当不菲。
花青种:微透明,结晶颗粒较豆种小,颜色为略偏暗的绿色,而且绿色多成一团一块的分布,因此称为花青。花青多用于加工手镯、花件,均属于中低档类别。
白地青种:顾名思义这种翡翠都是白地,虽结晶颗粒不如豆种大,但完全不透明。它的优点是底色干净均匀,显得绿色比较鲜明。但由于透明度太低,做手镯、花件的价格均很低,属低档类别。
干白种:结晶颗粒大,明显可见,绺裂多,完全不透明。多加工低档花件、手镯,产量巨大,也常被染上绿色,用于制作C货翡翠。此外,还有花青种、白地青种、干白种、芙蓉种、金丝种等等。
"水"也称为"种水"。种是形容性的,水则是数量级的划分。老行家常将水分三级,所谓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现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简单分级不够,因此对于在拍卖公司购买翡翠的买家,我帮他们将翡翠的水头分为十级:玻璃种为9~10分水,冰种为7~8分水,油种为6~7分水,细豆种为5~6分水,粗豆种为3~4分水,干白种为1~2分水。
文章来源: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