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玉石
玉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玉石下的定义是“石之美者”。
从矿物学的角度定义,指由多晶质矿物或非晶质物质组成,其颜色、质地、光泽等达到工艺要求并有一定的硬度时,便可称为“玉”。19世纪后半叶,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玉石分为“硬玉”(jadeite)和“软玉”(nephrite)。这里“硬玉”指翡翠,“软玉”指角闪石类的白玉、碧玉、黄玉、青玉和墨玉等。
现代玉石珠宝生产经营行业的习惯定义为:美丽、稀少、稳定的岩石称为“玉石”。美丽,是构成玉石的重要条件,颜色、光泽、特殊光学效应、纯净度以及透明度等构成玉石的美丽外貌;稀少,是决定玉石价值的重要因素,除原材料产出量稀少外,完美高质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稳定,是要求玉石具备的物化性,较高的硬度、韧性和较强的抗腐蚀性以及无放射性有害元素等达到玉石的永恒稳定性。按这一定义出发,除硬玉和软玉外,玉石还将包括斜长岩类(独山玉)、蛇纹岩(岫岩玉、蓝田玉、酒泉玉、南方玉等)、石英岩类(东陵玉、密玉、贵翠、京白玉等)、青金石岩(青金)、松石类(土耳其玉)、晶石类(芙蓉玉、水晶、紫水晶等)以及玉髓(玛瑙、澳玉等)、生物类(珊瑚、琥珀、欧泊)等等。
史前文化玉萌起
中国玉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美丽的石材来装饰美化生活。
距今两万多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人们就用石珠贝壳等加工成串饰,作为项链佩戴装饰,这标志着石类饰品的诞生和玉石珠宝业的起源。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浙江良渚文化和内蒙古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玉石珠宝孕育期时代,出现了大量的石质工具、玉器装饰工艺品和祭礼用品,如雕刻成圆珠、环坠、镯等,其工、形已十分精致优美。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的有玉琮、玉璧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为特点,对称均衡和严谨,浅浮雕、线刻装饰为多,最能反映良渚雕刻工艺的是形式多样,做工精美。
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的有玉龙、玉兽形饰等。“神似”是红山古玉的高度概括,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红山文化的雕刻技艺最大特点是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抓住物体的造型特点,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