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玉石文化
玉的价值在文化
记者: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如何判断?
田翔:玉石有其自身的评价体系,玉石的价值在于其自身的文化底蕴。玉石原料贵,玉的设计理念雕琢手法也很贵,但是玉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包含的文化底蕴上。比如说一些古代留下来的玉器,其实就材质来说,并不是非常值钱的,但因为它承载了历史文化,所以它的价值就非常高。
中国人喜欢玉,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渐渐形成的一种传承,从最初的古朴,到秦汉的豪放,再到明清时发展达到了顶峰,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特殊的地位,而数千年的玉文化也让“黄金有价、玉无价”。
记者:有人说这两年玉市场受到了冲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田翔:受到影响的主要是低端的玉器市场,中高端的玉石、玉器,有好的创意创作的产品依然保持了坚挺的态势。
通过这样的市场冲击和洗礼,整个市场沉淀下来,沉淀出了真正喜欢玉石的行家。而目前的情况,对于收藏者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买家少了收藏者挑选的余地更大,也能够挑到更多好东西。
2
“天下玉扬州工”名不虚传
谈扬州玉器
“天下玉扬州工”名不虚传
记者:您如何看待扬州在全国玉市场上的地位?
田翔:扬州玉器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扬州也是中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现在的扬州是全国玉工艺和制作的集散地和市场。扬州也是个淘玉精品的好地方,几乎每个星期都有玉石商人赶到扬州,来采购玉器。
记者:您如何看待扬派玉雕在全国的地位?
田翔:“天下玉、扬州工”。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根据史料记载,扬州琢玉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清代的扬州玉器,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有不少均是由扬州琢制而成的。扬州玉雕千百年来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征,以巨雕、山籽雕名闻遐迩。扬州的玉雕构思复杂、器形复杂、精品迭出。
就现在来说,你可以说上海等地,在玉器的市场开拓上,可能比我们要做得好,但是如果就论玉雕的工艺,玉雕的精细度来说,还是没有哪个地方的工匠能比得过扬州。
3
坚持热爱天赋缺一不可
谈技艺传承
坚持热爱天赋缺一不可
记者:您的父母都是扬州做玉器老一辈的人,您觉得他们对你的影响大吗?
田翔:当然很大,我的父亲是玉器厂解放后的第一批设计师。当时父母们忙于工作,我在他们身边玩耍,耳濡目染,受到玉器文化的熏陶。后来,又是在父母的鼓励下,我才走上了玉雕这一行。
但是除了父辈的影响以外,自己的坚持和热爱也很重要,玉器这一行的淘汰率太高了。对于所有学玉的人来说,虽然玉雕学习有规律,但是没有捷径可走,因此必须要坚持,只有付出了才有可能有收获。当然,如果真的和玉无缘,即使付出了可能也不一定能看到成果。
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扬州有不少老玉人曾经走出去,您当时为何选择留守?
田翔:其实制作《汉柏图》的时候,有一位上海朋友看到这幅作品,当即打算以10万元的高薪聘请我去上海设计加工玉器。当时我家女儿才出生,我很留恋家,加上我觉得相比较于赚钱,我更想踏踏实实做出点儿东西,最终没有选择走出去。
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很庆幸,因为有不少人出去以后技艺荒废了。
记者:那么作为“玉二代”,您打算让您的女儿也接班吗?
田翔:学玉雕要讲求缘分,我的女儿学的是理科?化学工程。对于孩子,她有她自己的想法,如果硬性要他们学习这门技艺是学不好的。
记者:对于招收徒弟,您有什么要求?
田翔:就像刚才说的,学玉一定要讲求缘分。以前我曾经招过一位徒弟,他的父母很支持他学习玉雕,他自己也很勤奋肯学,但是学了好几年一直做不出成绩,最后改行做生意却做得有声有色。换句话说,这种缘分,也就是个人的一种天赋。
当然除了天赋以外,干这一行还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每天设计绘图雕刻,每一步都需要动脑筋,有的人在其中找到了乐趣,有的人却最终没有坚持下来。特别是扬派玉雕,比如精品山籽雕,如果不花个五年以上的时间细心努力学习,很难上手。
记者:在扬派玉雕上,您觉得传承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田翔:传承的最大难题就是人才,现在玉雕行业出现了传承人青黄不接的现象。我觉得,这一来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浮躁;二来也是因为一些有美术文化底子的年轻人因为这行很苦,放弃了从事玉雕行业。
4
谈市场
吸引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扬州玉器
记者:那您认为要突破这些困境,扬州玉器如何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田翔:我认为,扬州玉器未来要有所发展,要多出精品,就必须要多吸引人才,鼓励支持手艺好的人去创作。现在愿意学习玉雕的人,很多都是没有玉器基础的,最终做出来的玉器作品充满了“匠”气。
而那些真正院校毕业的、有着扎实工艺基础的人不愿意来,未来扬州就是要研究如何吸引住这部分人才,多出一些精品之作。我们工作室现在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记者: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电脑雕刻的作品,您觉得这样的作品会不会对手工的玉器雕琢产生冲击?
田翔:相比较而言,手工雕琢更有灵动性,而电脑雕刻出来的玉器一看就很死板僵硬。我记得,电脑雕刻其实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时,由台湾引进大陆的,当时也风靡了一阵子。但是现在人们收藏玉、购买玉还是愿意选择手工雕琢的作品,这些作品里包含了手艺人的心血。在我看来,电脑雕琢的更适合需要大批量产出的旅游市场。
记者:现在玉器收藏很热,但是玉器造假也很多,普通市民如何辨别?
田翔:玉器行业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收藏人也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浸淫,才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玉器方面的知识。
作为行内人,我觉得无论是买玉器作品还是买玉石的原材料,一定要谨慎,一定要到可靠的地方购买。前两年我也曾遇到一位客户,带着6万多元钱买来的翡翠请我们加工。我看了这块料以后就明确地告诉他,这是翡翠,但是硬度不够,上面还有裂纹,做出成品需要花费大几千的设计制作费,最后这块翡翠只值500元。
像这样的例子,我们遇到的太多了,所以在购买收藏玉石时,一定要先懂行再购买,做足了功课,才能产生专业的判断力,对工艺才能有所判断,不然最后很有可能就是花钱买个教训。
记者 何世春 邱凌
妻子眼中的田翔
谈恋爱时也在琢磨工作
刚认识田翔时,田翔的妻子说,他正在日以继日地钻研作品《汉柏图》。
“因为工作忙,我们平时相处时间并不多。即使见面了,也常常觉得他在发呆。”田翔妻子回忆说,一开始以为他是有别的想法,后来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他遇到了难题,“虽然谈着恋爱,他也会想到工作中,考虑如何才能将难题攻克。”
结婚以后,妻子几乎包办了家里所有的事情,有时候她也会开玩笑地对田翔说:“在你心中工作比家庭还重要,家似乎就是我一个人的。”
其实,为了让田翔能够专心搞制作,她也乐于承担家中的工作。在她眼里,田翔的工作很重要,“他也确实是一个认真、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我也能理解他的诚恳和事业心重。”
不过这样的丈夫,还有将生活转化成艺术的本事。“当时我家女儿还小,平时专心工作的田翔那段时间老是坐在窗前观察女儿的睡姿、表情变化。”妻子后来才知道,原来田翔正在钻研《百子图》,为了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童子形态,他将自家的女儿做了范本,“后来一位工艺美术的行家看到这件作品后啧啧称奇,说上面都是自家女儿的千姿百态,十分生动。”
同行眼中的田翔
对玉器爱到骨子里
赵跃建既是田翔的同行,也是他经常合作的好伙伴儿。
在赵跃建看来,田翔是一个技术上过硬、和蔼可亲、能吃苦耐劳,对徒弟指导有方的人。“可以说他对玉器的热爱已经倾注到了骨子里。”
赵跃建也曾在扬州市玉石料市场担任设计和制作的工作,两个人一起合作了不少大型的玉雕作品。赵跃建至今还记得,当年他们一起制作《清明上河图》插牌时,田翔所付出的努力。“当时我们每天八点上班,田翔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单位设计研究制作工艺,遇到难点他有时候可能成夜不睡觉考虑如何攻克。”赵跃建说,当时田翔每天干到夜里12点,回家除了吃饭的时间,其余全部浸在设计制作上了,通宵达旦日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出了好成果。
“当时听说他的夫人身体不好,他也没有主动回家休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