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文化友好年之际。中华文化促进会与法国艺术家协会将于2014年10月30日在法国巴黎卢浮宫联合举办首届巴黎卢浮宫东西方国际美术年展,王俊懿先生作为当代玉雕艺术领军人物,被特邀为东方首席艺术家代表,将携从艺20年来的经典作品展出。“化?蝶?梦” 王俊懿翡翠艺术20年回顾国际巡展,将跨年度分别于巴黎(卢浮宫)、上海、威尼斯、台湾、香港、北京等十站地举行。
王俊懿
洪福齐天-17.3x12.5x3.2cm
化蝶-10.5x9x3.1cm
王俊懿此次展出将把中国当代翡翠艺术带出国门,把中华民族的瑰宝艺术带到欧洲最高艺术殿堂,是中国翡翠艺术史上史无前例、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王俊懿的作品从传统的玉雕工艺概念向当代艺术领域的转化,背后承载的玉石文化6000余年的传统和审美习惯。从考古学角度来看6000年前中国就有精美的玉器,玉雕的概念都是在工艺的概念上,而且玉雕的题材一直都在重复,变得陈腐。王俊懿在玉雕的工艺技巧上已经达到非常精湛的水平,他又赋予玉雕艺术以当代的题材与思想。以奢侈品的材料创作当代艺术经典。从这一点来讲,他是用翡翠做当代艺术的第一人。
从事翡翠艺术20年的艺术理念?
王俊懿:我20周年的艺术历程,真正在做的是使翡翠艺术从传统玉雕艺术脱离出来,结合现代审美,更多的融入当代艺术的思想理念,我更注重的是作品的原创性、思想性、以及当下的人文关怀,而翡翠艺术是用翡翠作为一种载体去表达一种思想理念的新风格的艺术品。融深刻的思想性于精湛的工艺之中,结合不同的原材料,将当代设计、当代装置的理念与传统的雕刻艺术融为一体,进而形成具有综合性艺术创造的当代艺术品。
凤宫
冰蝴蝶
玉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玉文化作为玉雕艺术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每个时代的一种思想观念,作为这一代的传承艺术家,我喜欢创新和挑战,中国在当代玉文化发展的兴盛我也是全程的见证者,作为当代做玉人,我希望摸索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我的艺术理念可以综合为“主客相望、物化其神”的“天地人合一”思想。我最初以珠宝设计师的身份跻身玉雕领域,经过20 年与翡翠的耳鬓厮磨,对玉的品性可谓相知殊深。我极力追求造型上的现代感与美学理念上的传统意蕴之间的圆融无碍,也就是将创作者的意念和上天之造化??玉石完美结合,以求在艺术品上达到一个和谐的高度。
这个展览集结了20年的艺术历程,90%的代表作都会在展览中呈现出来,这既是对于我自身的艺术回顾,也是对当代玉文化发展的见证,更重要的是展览在十站地的展出都有主题性策划,并根据当地的不同民族文化而展示不同的作品和理念。展览最大意义在于我们几千年玉文化的发展,赶上当今开放的好时代,才有机会荣登欧洲的艺术殿堂,在国际艺术平台去进行展示,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此次在各国各地的巡回展,在展览策划上有何不同及突出点?
王俊懿:展览涵盖了构想、选材、制作、安装、造景等一系列过程,冲破通常我们对“作品”固有形态的认知,更像一个流动的作品事件,在一个更加广义的层面,让我的学术主张以及精神得到尽可能地宣泄与张扬。
这次在法国卢浮宫的展出有31件作品,都是这二十年创作的作品,也是我创作的近百件作品的艺术积淀。
中国强调人与自然和和谐,反应自然的美好,用写实的手法进行表现,这次在卢浮宫的展出作品有中国传统经典作品,如各种动物造型的作品,同时也有解读异域文化的作品。佛说,六尘缘影,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世故轮回。五千年的尼罗河,世代人生死轮回在此流转。本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作品《尼罗河》通过呈现一个关于5000年古埃及文明的陨落、新文明的诞生,表达了轮回的奥妙、中国关于风水轮流转的哲学深意。同时,《尼罗河》作品的艺术呈现方式,也表现了当代对玉雕艺术的语言转化,在展览现场会按像装置艺术的形式进行布展,同时与在卢浮宫展出的古埃及时期艺术臻品相呼应。
《福临天下》这件作品线条流畅,色彩对比夸张但整体完美和谐,是一件具有毕加索超立体派表现张力又融汇传统吉祥寓意的,具有当今时代诸多时尚元素的先锋性艺术精品。意喻人生经历风雨,百折不挠,最后迎来人生成功的三个台阶。在成功的第一个台阶上有两颗分别代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宝珠。有了厚实的基础,再去实现我们更高的追求。三层阶梯在这里就自然而然地象征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白底镂空的台阶喻示人的成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向上。而之上的镂空台阶又蕴含着虚心方使人向上前进的意味;第二境是“青云直上”,用流动的云彩作比。青云直上,表示飞升、超越。好运接连而至,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可以顺利地去实现理想。第三境是“福临天下”,以“蝠”谐音“福”,传统题材用五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将五只蝙蝠置于五方则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蕴含。天上地下连贯起来,福运(“蝠”、“云”)双至,百福(“白”、“蝠”)相迎(“印”),最后福满乾坤,世界变得祥和美好。人生的圆满与幸福以天下所有福运护佑,画上完美的句号。更深的含义则是人应该抛开小我和世俗观念,在天地中施展抱负才华,成就国家与民族的欣欣向荣以及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人也就没有白来世间经历苦难,最后拥有大成就者,智慧的光芒照耀后人。
尼罗河(局部)
当代玉文化如何真正做到既有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与当下时代进行创新?
王俊懿: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古代,玉器不仅是饰物更是权利和君主的象征,再加上玉器本身材料昂贵,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玉石并没有给艺术家太多创作空间。作为当代艺术家不仅要深入学习古代玉器雕刻技术,更应该创作出具有这个时代意义的玉器作品。
关于创新,首先是在原有的、古代玉器上的创新,这包括器形、工艺等。其次是在题材不变的情况下的手法和形式上的创新。再次是对新题材的探索。我认为当代艺术家还可以通过将翡翠与各种金属材料结合,从东方美学的自然主义之中透出对形式的敏感以及对文明资源的感悟与追思,一定要有这个时代的烙印,要将这个时代的美学精神加入到翡翠艺术创作中。
以作品《冰蝴蝶》为例,在创作过程中我将翡翠、钛金属、传统技艺、抽象的造型这些不太有关联性的要素汇集在一起,注定了这件作品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件将翡翠雕刻与金属工艺有机结合的作品,作品中的翡翠质地为老种冰地,抽象地雕琢成一组被凝于瞬时的蝴蝶体态。蝴蝶或展翅,或收翅,或完整,或支离破碎。而钛金属被构建成一个破损了的地球,钛金属的光亮的质感与翡翠的莹润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作品表现的了一个关注生态环境的主题,通过被冰封的蝴蝶以及日益融化的冰世界来表述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借此呼吁地球人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冰蝴蝶》旨在从“环保”理念呼吁人们关注因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二维五大洲地理图像呈镂空状环布于一枚钛金属质地的椭圆形蛋壳之上,内中一翩然而飞之蝴蝶,表面被处理成冰融效果,既是完美人类世界的破碎预像,也是劫难之后的希望之兆,令人油然联想到“梁祝”爱情传奇,而又不觉其化用之流俗。
不满足于简单的技艺表现 要将其激荡于脑海中的思想
当下,无论是中国玉雕界,还是艺术品拍卖收藏界,王俊懿的作品无不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与思想内涵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但王俊懿认为他的作品之所以与众不同,其关键在于“问玉”二字。“所谓问玉,即‘识玉’也,古人云‘识玉如识人’,每块翡翠皆是天然而成,却个性迥异。翡翠的色彩流向、自然肌理甚至粗砺的外表都在向人们透示出她的唯一特性,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翡翠,‘问玉’是每块翡翠新生命的开始,主人是崇尚惜玉还是追求功利,都会最终决定玉石的命运。”王俊懿认为,每件翡翠作品的形成犹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儒家“人生如玉”的哲学思想,非常精辟地阐述了翡翠雕琢的全部内涵:从每处细微的变化当中,准确识别出她的精神潜质,并还原出大自然赋予她最美丽和最真实的生命状态。
王俊懿在回顾这二十年个人艺术经历的同时,还不忘推动行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他计划将展品中的一些重要作品在巡展后期进行义拍,并将全部款项用于培养当代玉文化艺术的传承者,用公益基金推动当代玉雕艺术及文化的发展,培养出基本功扎实,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玉雕人。培养新人,带动行业发展,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这也是王俊懿对自己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
王俊懿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当代玉艺术大师,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曾经在评论中提到:王俊懿他有着锐智而聪慧的一面,有着敏锐的认识性及感悟力,所以他的思绪是灵动的,思想范畴是广阔的,他的意境是有高度的;其二,他的艺术感觉是良好的,对于艺术的掌控有着精准的力度;其三,他是细腻而又执着的,有着完美主义情结,对事对作品都是如此;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有着极强的突破意识,也就是我们 所说的创造力、创新力。王俊懿大师不满足简单而精湛的继承与传承,不满足于简单的技艺表现,而是时时要将其激荡于脑海中的思想,借助于玉雕的语言表现出 来,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个只重视技法表现的工匠与一个思想表述的艺术家的区别。
在当今的整个玉雕领域,需要传承发展优秀技法,也需要彰显独特艺术风格,同时更加鼓励对玉雕艺术的新追求,这种追求是基于传统与当下的,是有积淀的创新,是有思想内涵的变革,是符合当代审美的发展。打破所有常规,将材质与各种艺术结合,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现玉质美,表达作者的思想意境,或许在一定时间这种看似激进的实验是不被认可的,但正是有了这种突破与突破导致的蜕变,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我们要为这种玉雕艺术的创新追求加油呐喊,学习用多视角理解作品,只有这样,我们的玉雕行业才能够在传承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发扬,才能够真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