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樊军民
原石是僵硬的,冰冷的,没有生命的,但原石在艺术家眼里,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却是通透的,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于尺山寸水之间感受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究其因果,玉为石之美者,而美如何体现,需要意境,便引出玉雕作品意境内蕴之谈。
关于中国玉雕所展现的意境内蕴,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简单的阐述:形神兼备、灵动之趣、含蓄隐忍、小中见大、大巧若拙、虚实结合、和谐之美、以艺载道。
形神兼备
玉雕艺术属中国艺术门类之一,在表现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似之外的神韵。玉雕艺术与中国的书画是分不开的,在创作的过程中画稿几乎决定了作品最终的形态。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山石花草,在描述的过程中,画的出神,如诗一般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具有“意外之韵”,在玉雕作品之中表现出“不似似之”, 既不具象, 又不抽象, 徘徊于有无之间, 斟酌于形神之际。 以神统形, 以意融形, 形神结合乃至神超形越, 这是当代玉雕人在艺术创作中应该做的。
一件形神兼备的玉雕作品,才有巨大的穿透力,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玉雕艺术要重视形似之外的神韵,这不单是一个雕琢技巧的问题,重要的是,它和玉雕人内在的心灵境界是密不可分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运用原料的特色或是精湛的工艺,而是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境界,一种形神兼备的意境。中国的玉石艺术,蕴含着形神兼备的妙韵。
灵动之趣
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灵动之趣穿透了艺术的寂寞世界,让生命灵动起来, 成为天地的强音。艺术家的精神跃动,通过具有飞动灵魂的作品表现出来,在玉雕艺术中,更是有重视线条的倾向,灵动之趣即重在于线条的韵律。
在玉雕的创作中,展现灵动之趣,在原石上刻画出有意味的线条,玉雕艺术将此化为具体的艺术创造形式,在静穆中求飞动,从常态中超然溢出,纵肆狂舞,追求一脉生命的清流。 总之,静处就是动起,动处就是静思,动静变化,达到最畅然的生命呈现。
玉雕作品是静止的,一味静,则呆滞,呆滞则无生气,无生气则无韵味,静不是艺术追求的目标,艺术形式需要有动的韵味。在玉雕创作中,宁静中追求灵动的韵律,变化不已,运转不息。玉雕人在启动自己蛰伏的心灵,活跃自己的创作工具,进而形超神越。
含蓄隐忍
我们东方民族注重含蓄隐忍的审美观念,在我们民族的特性中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重视内涵、强调涵养、看重言外的意味。形象之外、 味外之外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形如雾里看花,体验一种悠长的回味,美的表现应该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作。纵观我国的玉雕艺术之美,总有曲径通幽之感,既如此,含蓄隐忍。
中国的玉雕艺术,通过婉转的传达,产生优雅的美感,在作品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展示丰富的艺术内容,含蓄隐忍的内涵从作品的内在冲荡开来,胜过外在的强力,美从曲径通幽中寻来,胜过直白的美感,在含蓄隐忍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小中见大
中国人有这样的观点,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它道明了国人以小见大的智慧,体现了东方美学的一个观点。中国的园林是这一观点的最好例证,而历来被称之为 “尺山寸水”的玉雕更是如此。大到几米高的山子,小到几厘米的玉牌,都是这一观点的体现。在玉雕创作中普遍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在狭小的设计空间里,海纳百川, 容天下之大。尤其是玉雕山子,通过独特的设计,使鉴赏者能够在其景致的引导下,感受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从而表现出山子的灵魂。
玉雕山子可以说是宇宙天地的微缩版,它是一个小世界,在于顺乎自然,表现场景,没有这种场景的表现,也就没有由小至大的转化机制。这种精巧的雕刻场景作用于鉴赏者的心灵,使人们产生超出山子画面自身的远思逸致,而鉴赏者之所以能够在心中完成这种转换,在于玉雕山子特殊场景的创造,更在于创造者与鉴赏者有共同的文化心理,这是中国玉雕的一个特点,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大巧若拙
玉雕的设计由于在多方面借鉴了中国书画的元素,所以便受到书画文化内涵的影响,在一些题材内容上设计追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的原则。如枯树、 怪石之类,一些枯朽的形象,用来展示深刻的道理。在丑中求美,在怪中求理,在荒诞中求平常的道理,追求生命的意义。枯朽的形象并不具有美的形式,没有美的造型,但它内在是丰满的、充实的、活泼的,通过自身的衰朽,隐含着活力;通过自身的怪异,隐含着一种生机;通过自己的丑陋;隐含着无边的美貌,以唤起人们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开始一段新的生命历程。这里隐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稚拙才是巧妙,巧妙反成稚拙,平淡才是真实,生命的低点孕育着希望。
在玉雕艺术家眼里,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已枯木见春、以怪石见美、于迷离中闻清香,以巧追巧,并不能见巧,拙中见巧,方是大巧。
虚实结合
欣赏一件优秀的玉雕艺术品时我们往往会用虚实结合来形容,而虚实结合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因为实从虚中传出,想象空灵,固有实际,空灵清澈,方有实在之美。
欣赏中国的玉雕艺术品,不要看雕刻的是什么,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的形式,想象到无形的空间,这是中国玉雕所追求的。玉雕作品的空灵,并不是设计简洁,画面空空,而是有灵气往来的空灵,关键问题是不在于雕琢的画面多少,而在于艺术家的灵心独运。设计雕琢的好,就是在密处也能见出空灵,设计雕琢的不好,就是再清空,也难有高诣。在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在虚实结合之处,构建一个令人想象的空间,使得景中有景,象外有象,欣赏优秀的玉雕作品,犹如身临其境,慢慢的融入这个虚实结合的妙境中,你会发现其中有一种勾魂摄魄的美。
在中国玉雕之中,空灵的世界永远在创造者和鉴赏者心里存在的,在设计与鉴赏间,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若隐若现,似淡若浓,令人流连忘返。
和谐之美
和谐之美在玉雕作品上体现在构图上,合理的布局,匠心独具的设计,就会呈现一件具有和谐之美的作品。而真正的和谐之美是由有表象的形式落入到创作者深入心中的和谐。玉雕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和谐之美展现,即情景交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情景的统一便是和谐。在玉雕艺术中简单的表述就是造型比例的适中,远景近景的呼应,繁复工艺与留白处结合的合理等等,反映到玉雕作品上,就是使鉴赏者看的舒服,看的美,便是和谐,于是就有美的出现。
中国艺术强调人与天地宇宙的和谐,在与自然的亲和中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在玉雕创作中完成人与自然的亲和,利用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展现在玉雕作品上,忘却知识,忘掉利益,挣脱束缚,使自身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产生强烈的灵魂震撼,感觉到未有过的经验,体验到一种深及心脾的愉悦,这样的一种状态,方能出现上佳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重复,心平气和的创作,就能展现和谐之美。欣赏中国的传统的玉雕艺术,如同饮一杯清茶,平淡中有悠长,宁静中有飘逸。
以艺载道
中国古代有以艺载道的说法,技艺只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是达到 “道” 的工具,一切艺术形式都必须超越“技”而走向“道”。玉雕艺术传承千载,因其有内在的含蕴,有特殊的寄托,栖息着创作者的灵魂,蕴含着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源远流长,延绵不绝。
玉雕艺术家寄意云水,寄意山林,寄意艺术,以艺载道,完成了心灵的远游,他反映了中国艺术独特的取向,对人品格的重视,而这一文化对艺术的浸染,将艺术作为人的品格的外在显现,最终发展成人的道德追求。以物言志,游于艺,在其中得到一种德的满足。这一观点,在玉文化中正是迎合了古语“谦谦君子,其人如玉”之谈,玉雕艺术之道,德的体现。
来源:中国和田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