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沛
黄河自古出奇石,精品知多少?用玩石行家的话说,黄河石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其精品可遇而不可求。然而,裴晓军用十几年的功夫,以寻觅的1000多立方米黄河石构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佛国世界!
裴先生说,他在收藏第一块黄河石时就暗下宏愿:以佛为主题,尽可能把佛陀、菩萨、罗汉的画面石、象形石尽收囊中。15年后,他的愿望实现了。这本新近出版的《石头上的佛国》可为见证。
全书以实物照片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及考证。正文是佛本生故事系列组石65立方米,有佛陀出生图,出生感苦图,出家求佛图,割肉饲鹰图,菩提树下成佛图,佛陀涅?图等;菩萨组石60立方米,有南海观音、白衣观音、洞中观音、持瓶观音、送子观音以及文殊、普贤、地藏等菩萨。令人吃惊的是,书中除了十八罗汉外,还收录了1008立方米罗汉石,即佛陀涅?时结集的前后五百罗汉。这些罗汉都一一标注出了圣号,或立或卧,或思或啸,神态各异,这是怎样艰辛寻觅,构想及命名的过程!书后附录了作者收藏的风景、生肖、动物、文字等画面和象形奇石。全书展现的1000多立方米石头是裴先生从他收藏的3000多立方米黄河石中精选出来的。
这些经过黄河大手笔雕琢的各种佛陀、菩萨、罗汉,其造型或具象或写意;其画面或清晰或朦胧;其神态或鲜明或含蓄,均有国画工笔的纤细,有泼墨渲染的酣畅,更有印象画派的色彩之妙及现代画派的抽象。
裴晓军先生还为收藏界纠正了一个重要的史实错误,即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五百罗汉圣号实物是江苏的《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成于公元1134年,公元1860年毁于战火。而裴先生在广西宜州白龙洞发现了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雕刻的《供养释迦如来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罗汉圣号碑》,比江阴碑早了36年,因地处偏僻,又在洞中,全碑保存完整,没有自然及人为损坏,除个别字迹模糊外,整体完好如初。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五百罗汉圣号实物。
有人说裴晓军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石缘佛缘,有例为证:一次他受邀到天祝天堂寺参加宗喀巴大佛开光筹备工作,闲暇之余在大通河中就得到一块有天然魏碑体“人心”两个大字的心状石。多识活佛叹曰:“这真是奇石,奇缘。”
更神奇的是,他在南非好望角居然拾到一块头戴尖顶毡帽,身穿薄纱长袍,酷似1837年布尔人与祖鲁人激战中挽救了布尔人的南非布尔女人石。2008年9月,南中友好协会会长安娜女士专程为此从南非来到兰州,本想索走这块石,但参观了他收藏的3000多立方米黄河石后,激动地说:“你是石痴,南非布尔女人石放在你这儿是最佳归宿。”
15年间,3000立方米黄河石是沿着黄河源头往复千万里的寻觅,是翻捡数亿兆石头的结果。烈日下,风雨中,冰雪里,一块块翻,一块块看,一块块思索,一块块对比。崎岖的山路,茫茫的戈壁,湍急的河道,搬运,搓洗,命名,配架,没有十二万分的勤奋和吃苦精神是做不到的。
裴晓军说自己是玩出来的学问,听似轻松其实饱含艰辛。他对自己痴迷的事一旦咬定绝不放松,并且追求几近苛刻的极致和完美。唐卡要收最好的,藏獒要养最好的,黄河石要选最好的,宣德炉要藏最好的。
裴晓军先生的奇石收藏得益于他生活的甘肃这片土地,和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石头上的佛国》赋予了黄河石更为深邃的文化内涵,把黄河石收藏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对黄河文化不同角度的阐释,也是对甘肃,对兰州地域文化的一个大力宣传。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