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翡翠新闻

> 薄意艺术发展重要时期:石与画的交融

薄意艺术发展重要时期:石与画的交融

http://feicui168.com 2014-02-24 20:43:34
名石欣赏 名石欣赏 名石欣赏 名石欣赏 名石欣赏 名石欣赏

  图/福建东南拍卖

  薄意是一种从浅浮雕和阴刻等技法演变而来,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寿山石雕刻样式,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雕刻、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因其刻画精细,蕴涵诗情画意,注重经营布局、讲究空间取舍,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品质,与士大夫、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相投,又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视觉与触觉感受,备受历代文人的欣赏与厚爱,尤其金石学家、书画家、篆刻家群体对其情有独钟、推崇备至。作为寿山石雕刻中的一门艺术形式,自清康熙年间开始,薄意的形成与发展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这一历程凝聚了好几代雕刻艺人的心血和艺术创造力,使其以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寿山石雕刻中占据重要位置。时至今日,薄意的雕刻手法不但得到了雕刻艺人很好的继承,并且通过他们的创作推动了薄意雕刻技法的不断丰富与创新,使其成为寿山石雕刻中最富画面感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在薄意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有三个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自清康熙时期始,到林清卿之前的两百多年间。这一时段,薄意的艺术形式处在初步发展时期。此时的寿山石雕刻技法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除了圆雕、高浮雕、镶嵌等技法的日臻成熟,浅浮雕、阴刻的雕刻样式也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以杨璇、周尚均为代表的雕刻创作群体,极大地发展了寿山石雕刻的技艺,并且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了艺人们的社会地位。这其中,周尚均在印台四周雕刻浅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与其他图案,成为薄意的雏形。随后的乾嘉时期,金石考据之风兴起,三代青铜器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图案纹饰也被引入寿山石的雕刻之中,促进了博古样式的发展。同时,这些图案的造型与视觉因素也被薄意所吸收,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专事深刀雕刻,继承周尚均遗法,结合阴刻与浅浮雕的技法,在印章四周雕刻纹饰图案以掩石疵,为了不损名贵石料尤其是田黄石的质量,雕刻层次越来越浅,使得雕刻手法离浅浮雕渐行渐远,在前辈的基础上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虽有一批石雕艺人对薄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努力,但还是处于依附地位。龚礼逸《寿山石谱》有载:“石钮亦多立兽,间刻写意山水,树木用大浑点,谓之薄意。”由“间刻”可知,薄意只是在雕刻中充当“配角”而已。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已有“写意山水”、“树木”等图样出现在石头之上,可谓功莫大焉,他们的突破也为薄意在后来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寿山石雕刻中做了充分的准备。(来源:寿山石文化网   图/福建东南拍卖   文/鱼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