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翡翠新闻

> 云南玉文化产业呼唤玉雕大师

云南玉文化产业呼唤玉雕大师

http://feicui168.com 2013-08-16 17:13:40

  速读 云南玉雕行业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多数的玉雕师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淀,长期以来的师带徒模式只是传承了技艺,而缺少创意,互相抄袭模仿之风严重,导致云南玉雕作品重材质、重技术而不重创意,作品命名牵强附会。

  首届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中,翡翠凤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翡翠凤凰公司)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玉雕大师颁奖盛典和玉雕作品拍卖会。这场名为“翡翠凤凰奇幻秀”活动中,台湾著名玉雕大师洪福寿制作的一尊未完成的玉雕作品《千手观音》公开拍卖,创玉雕作品拍卖先例。活动大获成功无疑成为云南玉雕产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也对云南玉雕的产业化发展给出了借鉴、提供了范本。

  文化渗透 让玉石产业走得更远

  毗邻缅甸的云南省,近年来将珠宝玉石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使珠宝玉石产业迅速崛起,“玉出云南”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但“玉出云南”绝对不是简单的原材料输出,而应该有大批玉石制品面世。

  玉石工艺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玉雕师的创意和技艺。归根到底,玉石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就是玉雕人才的竞争。谈到如何让云南的玉雕产业走得更远,翡翠凤凰公司总监胡晓说:“玉石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发展,真正打动人的是文化因素,通过文化包装,能使一件玉雕作品发光发热,每位玉雕大师都会将特定的文化内涵赋予自己的作品,可见,玉雕大师的创意就非常关键。所以,必须引进多元文化。”玉雕从业者必须转变观念,提升创意水平,胡晓认为,文化可以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融合进玉雕作品中,比如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如果设计中有了一些比较时尚的表达方式,会让年轻人们更容易接受和传承。

  人才培养 云南缺大师

  在云南玉雕行业中,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多数的玉雕师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淀,长期以来的师带徒模式只是传承了技艺,而缺少创意,互相抄袭模仿之风严重,导致云南玉雕作品重材质、重技术而不重创意,作品命名牵强附会。

  据了解,最近5年,云南的玉雕产业才有了规模和从业人员构架。如今专门的玉雕队伍有4000人左右,其中大师级别的玉雕师大概有30余位。云南整个玉石珠宝产业大概有15万人左右的从业人员,而玉雕师人数只占总人数的3%。

  所以,云南玉雕行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加快玉雕创意人才的培养,建立珠宝学校,培养一批中、高层次的玉雕创意人才,因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玉雕人才培养的关键,可以使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具体需求;玉雕从业人员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增加文化积淀,与国内、国外大师进行广泛交流,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同时,云南也应加强招商引资,扩大玉雕产业的发展范围,加强同香港、广州等地玉雕产业的合作,创造市场,吸引更多优秀的玉雕大师和玉雕创作团队。胡晓也希望云南继续举办玉雕大师作品展、大赛这样的活动,推动云南玉雕产业百花齐放式的发展。

  创新形式 体现玉雕师存在感

  胡晓说,这次活动能取得成功,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拍卖中虽然没有实物,但却利用科技手段对每件拍品进行360度全方位全景展示;推广和营销也是采用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模特走秀,把美玉佩戴在模特身上,让美玉的温润之气与女性的阴柔之美互相诠释、互相呼应。

  “云南玉石行业要进一步发展,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必须突破、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胡晓说。除了在创意、理念、表达方式上突破外,更要融入新的元素,对玉雕师的价值认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为玉雕师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只有更多的玉雕大师出现,才能支撑起云南玉雕产业的提质增速。

  胡晓认为,玉雕师培养应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让每位玉雕师能在诸如拍卖会等活动中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要让玉雕师们充满价值感和存在感,树立起榜样作用,完成从“工匠”到行业领军人物的转变。政府、企业、社会要形成一个良性互动机制,对玉雕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支持他们发展壮大。

  记者 杨艳萍报道

  观点

  德宏州残疾人玉雕培训基地负责人方卡华:

  “我们缺专业人才”

  云南玉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引进外来优秀人才,但是培养本地专业技工也很重要。残疾人玉雕大师方卡华创办云南心信华龙德宏州残疾人玉雕培训基地,就是为培养更多本土玉雕专业技艺人才。

  方卡华是福建莆田人,今年34岁的他曾拜世界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方文桃为师,学习木雕工艺技法。1995年方卡华毅然转行,到广州学习玉雕创作,2003年,他前往云南瑞丽学习玉雕技法,由此,方卡华打开了他玉雕人生的一段新旅程。

  2012年,方卡华举家迁至芒市珠宝小镇玉雕村,并注册了“心信华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生产的玉器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生意做大后,方卡华深感到玉雕人才的缺乏限制了公司的发展,“云南玉石产业发展很有前景,因为这边的毛料好,但专业人才少,如果我们到广州、福建那边找人加工,路远、成本高。请来的大师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很难留得住。”后来,方卡华在云南省残联、德宏州残联、芒市残联的支持下,办起了残疾人玉雕培训基地。

  目前,方卡华的玉雕培训基地里共有60名学员。方卡华安排了15名师傅给学员们上课,不仅包括专门教授玉雕技艺的老师,还包括聋哑老师。“白天学习如何操作机器,晚上画画,所有人都很认真、努力。”方卡华告诉记者,毕业后,他们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如果他们想到外面去闯一闯,我也不阻拦,我为能把他们引进玉雕这道门而自豪。”方卡华说。

  方卡华一直用“艺海无涯、学无止境”的劲头带领公司,培养出了大批玉雕技艺人才。方卡华秉承着自己对玉雕艺术的真诚、热忱和不懈追求,本着自己淳朴、善良的人格,爱心支援残障同胞,回馈社会,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慈善关怀。

  记者 杨艳萍报道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