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视窗6月17日电 陈易报道:今日,20余名考古志愿者走进重庆文物考古所陶器库房,探秘汉代到清代出土的文物。
据介绍,重庆考古所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由于库房面积有限,参观人员限定在20人左右,其中主要是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
在陶器库房内,摆放着汉代到清代出土的各类陶器。据重庆考古所方刚介绍,此次开放的库房中,有不少汉代的随葬陶器,比如陶塘、陶井、魂瓶等。记者看到,陶塘其实是一个缩小的水田模型,里面装有乌龟、田螺、青蛙等动物,方刚介绍,陶塘是东汉古墓随葬品中比较常见的器件,这些出土的随葬物品对研究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和民间生活习俗有重要价值。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出土文物都埋在地下几百上千年,见了空气后或有一些变化,修复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让它“定形”。出土文物经修复后,需在文物库房存放一年以上,如外观无变化才会被移交至相关博物馆或者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