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欧洲的小城小镇。尤其是那些古朴的建筑,或者古董商店里有些年月的旧物。
当然,这些建筑或者古董,在中国也能找到,但却是在旅游景点,或者博物馆里。在我看来,它们只是冰冷的展示,与大部分人的生活并无关系。而在欧洲,无论是都会或小镇,那些有着几个世纪历史的物件,总能在不经意间被发现,他们是城市里的讲故事者,时刻保持着与人交流的状态。在我看来,它们是鲜活的。
去年,我和几位热爱收藏的朋友一路穿越荷兰和比利时,从阿姆斯特丹,到海牙,再到比利时小镇安特卫普,一路上都在听这些活着的古物讲故事,旅程也变得分外精彩。
中世纪城堡的新生命
穆登是IJmeer湖旁的一座小城,因历史悠久的穆登城堡(Muiderslot)而著名。从小城市中心出发,车程不过十几分钟后,一座中世纪城堡赫然出现。
这座原本坐落于费和特河河口上的军事堡垒,从1280年建造好之后从来就未被废弃过。
起初,它是一座通往乌特勒之主教辖区路线上的军事要塞。1609年至1674年,荷兰著名诗人和作家彼得?孔奈路思?霍夫特(P.C.Hooft)在此地居住,造就了城堡的黄金时期。
如今,当地的居民和游客也能像彼得?孔奈路思?霍夫特一样在城堡上登高眺望,在艾湖和法赫特河的美景相伴下度过周末。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国,却已然很难找出这样拥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建筑。中国人喜欢在硬件上追求奢华,但在大举建新的同时,却丢失了最值得保存的奢华历史与文化。虽然国内也有许多保护建筑的存在,可是我却认为中国建设最大的问题依然不是建得太少,而是拆得太多。但我的一个朋友常说,中国那些尚留存的古建筑,好似有一道看不见的围墙将其与大众的生活隔开,总是被“圈禁”着,冰冷地独立于世,难以与世人的生活发生真正的联系。
作为文化遗产,这些建筑并没有因为其高高的院墙和护城河而与普通人的生活拉开距离,相反,荷兰人将他们旧物新用,使其成为最具风格的餐馆、酒店或艺术馆。
我认为,再古老的建筑,一旦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关系,有了生活的气息,也会获得新的生命。例如阿姆斯特丹市中心那座15世纪的女修道院和市政厅。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被皇宫与冬宫博物馆守望着,坐落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两条安静的运河之间,远远看上去更像是一间具有荷兰本地传统建筑风格的古老城堡。
经历过许多变迁后,如今的它是一家高端精品酒店。酒店里还设置了一家图书馆,除了展示时下流行的各种书籍和杂志,人们还能在这里读到这座建筑群的历史,例如近半个世纪前,它还曾经是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婚礼举行地。而在Vinothèque酒窖和棕色咖啡馆里,你总是能找到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艺术品。每天早上,当我步行在这些公共空间的走道里,一路经过这些触手可及的历史物件,总能感觉到这栋老房子想要与人沟通的欲望,它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历史告诉人们。
有故事的古董店
我是个收藏爱好者。去哪里都不忘找找隐藏在街头的古董店。
那些隐藏在街头的古董商店,除了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各个时代的艺术品,其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两侧,民宅与小酒馆夹杂林立的小巷中,散落着一家家古董店。
那些被精心布置的橱窗,像是来自一个专业策展人的布展。常常更换主题。这些小店往往被世代经营,店主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年后再接过父辈的衣钵,继续经营着小店。
我曾经在其中的一家小店购买了几件银器和家族徽章。一迈入小店,店主就热情地递来红茶或咖啡。店内各种古董旁都贴着标签。和美术馆、博物馆里的展品标签不同,除了标注名称、年代,它还详细地记载着物品的历史故事和流传过程。我们可以从这里知道它背后承载的故事,还可以了解到此前有哪些收藏家也曾经收藏过它。而他们,正是与我怀有同样心情和喜好的收藏爱好者。
而在中国,艺术品经营者和其商品一样,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冷冰冰的。正因为这种并非发自内心的热爱,使得他们在借用艺术的途径操作商业,销售商品。在这样的商店里,他们关心标签上的标价,超过关心其承载的历史故事。而在欧洲街头,那些我偶遇的古董店内,真正喜爱古董的人们,他们只是选用了一种商业的模式来做艺术。在这里,古董也是鲜活的,它们和自己店主一样,时刻等待与人对话。
这家古董店的现任老板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太太。我主动问她有关古董的故事,她的话匣子就这样被我打开了。谈话的内容并不围绕着销售古董本身,而是有关于收藏乐趣的种种。几个小时很快过去,当我表示想要买下几件银器和徽章时,她开始告诉我有关古董过海关的细节。不幸的是我的信用卡临时出了问题,刷了几次都未成功。正值尴尬之时,老太太主动提出先让我把这几件价值几十万人们币的古董先带回国,等回国后再转账给她。我的震惊被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她却说:“我们都是古董爱好者,我相信你。”
这只是我经历的许多古董店中的一间,他们的店主将其视为艺术爱好者的交流地,而非仅仅是古董艺术品的贩卖地。他们不会在店内出售赝品,倘若是仿作,他们一定会在标签中注明,并在别人购买时主动告知。而在中国,人们在古董店首先要担心的不是付款问题,而是真假问题。赝品充斥着整个艺术品市场,让我对在中国本土古董店淘宝兴趣索然。缺乏信任的中国古董店,其实也映射着整个中国社会体系中的人们彼此之间信任感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