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茜
吴树喜欢收藏古瓷,在古瓷的众多器型中,他又独好水壶。
中国的陶瓷工艺有着8000多年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在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真正成熟的瓷工艺,出现在东汉时期。
虽然高古瓷收藏风险极大,但吴树依然乐此不彼。在他的收藏范畴里,高古陶瓷包括元以前的瓷器,以及瓷工艺成熟之前出现的陶器。他的家中陈列有从新石器马家窑时期的陶壶一直到宋元时期的瓷壶。尽管对于真赝仍有争论,但至少,从这些按不同年份静态陈列的陶瓷水壶,宛如一条传承了数千载,缓慢却不息止的陶瓷演变长流。
“这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的双系彩陶壶,距今6000多年历史。”在北京的家中,吴树指着的那个马家窑时期彩陶壶,通体散发着原始的朴拙气息。
“这个是夏代的水壶。”循声望去,是一个表面更粗糙的陶壶,壶身有缕缕竖纹,其他朝代都没有的。也是双系壶,两个“耳朵”可挂绳子,不仅用来装水,原古先民还提着它到河边打水。再旁边,是周朝陶壶,壶身烧制有三只兽形,外观更显讲究。
接着是汉代的蒜头壶,西晋开始出现鸡头壶,壶身扁,前有鸡头,寓意吉祥。东晋不仅有鸡头壶,还有凤头壶,较之西晋的扁壶,凤头壶壶身拔高了许多,凤头也竖起来了。到南北朝晚期,用鸡头、凤首做装饰的渐渐少了,壶身也越发简单,从装饰性转向实用性,但壶嘴更讲究了,不仅壶嘴变得更长了,还出现六边形的壶嘴。唐代的壶身子更瘦,壶嘴更长。
“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烧制出来的壶也不尽相同。”吴树指着旁边辽代的龙凤扁壶说,“这个壶,水、酒都装,壶身绘有龙凤图案,扁的,方便悬挂于马背上。”宋代壶比较丰富,有五代越窑壶、龙泉窑瓷壶、景德镇宋影青瓷壶、福建黑釉壶……吴树收藏的宋代壶数量与种类最多,其中一只“宋代龙泉窑梅子青凤纹盖壶”,不管与过去的朝代或同期的辽国相比,其形状、釉色、花纹都有更多改变。壶嘴更长,又叫“流”,壶身也更美观。宋代以后,黑釉壶也慢慢变多。
吴树说,每个朝代的壶都有它的特点,人们凭借不同的特点来断代。高古瓷器起初都以器型、釉色取胜的,不论是六朝青瓷、唐之邢越,又或者宋之龙泉等。宋代中后期,许多窑系又在原有基础上大量运用特殊工艺来增加瓷器的美观性。不同特点还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比如,陶壶表面的印纹,就是一个代表,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象征。
他说,中国现代收藏风兴起以来,世人独爱明清瓷,高古类乏人问津。吴树在这个全民参与淘宝的收藏国度里,安居一隅,不唯价格、只唯价值。“目前文物的市场价格跟文物的自身价值严重地背道而驰,我会从历史价值、工艺价值、科研价值出发考量,收藏那些具备明确文物价值标志的器物。”
“陶瓷水壶,哪朝哪代都离不开。如果能从这种典型器的发展过程中,还原人类生活的演绎场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让人类对自身的历史进程有一个了解,那样的收藏才有意义。”平日里,这些高古时期的陶瓷水壶就像默契的朋友,静静地陪着他从事文学创作。写作的间隙,他会不时看看、摸摸,对着瓷壶发呆上一阵子,古代的生活场景就在脑海中一幕幕地过电影。受这个水壶系列启发,吴树准备写一本书??《我们进化了吗?》,从文物入手,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性的蜕变。“我们走出了丛林,到最后我们的灵魂、精神、对生活的追求,是不是要回到丛林去?人类为什么越来越怀念自然?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心灵需要什么?”谈到这些,他更像一个文化学者。
说起自己首次收藏经历,吴树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第一次就捡了大漏。”第一次收藏买到的正是那个西晋的鸡头壶。2005年一天,吴树回老家江西九江,听当地一位记者说庐山脚下距离陶渊明家乡不远的一个镇子上,有户农民挖地挖出了几件高古瓷。“当时一听可不得了,高古瓷一定很贵吧,我可买不起。”吴树在心里嘀咕。不过还是决定前去一看。
当他来到海会镇,看到那个农民正在用稻草搓那些出土的水壶,黄黄绿绿的釉不断往下掉。从未接触过高古瓷的吴树当即给杭州的一个资深藏家朋友打电话,并在电话里将那壶的模样描述了一番:“扁扁的,前面有个头一样的东西,像鸡,后面有一个火炬一样的,像是尾巴。”朋友问鸡头是不是竖起来的,吴树说是趴在那的。朋友又问胎是什么颜色的,吴树说,火砖一样红红的。朋友当即断言,那是西晋的鸡头壶,又叫鸡首壶。在朋友的建议下,吴树花2000元钱打包买下了包括那个西晋鸡头壶在内的10件瓷器。随行人员还不住打趣,“你给这里的农民扶贫来啦!”直到现在描述当时场景,吴树还忍不住哈哈大笑。
吴树初次尝到了收藏的“甜头”。在那次成功经历的驱动下,他隔三差五就去潘家园淘宝,还请一些专家帮忙掌眼,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吴树开始大胆出手,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里头买东西。“不过我只是拿稿费去买,工资还是交给太太管饭吃的。”吴树说。由此看来,尽管疯狂,吴树终究还是理性的收藏者。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小半年,他搬回了不少陶瓷水壶、书籍典藏,并借助放大镜等仪器,醉心研究。研究上一段时期之后,他突然发现甭管有没有专家掌眼,全是假的??交了十几万元钱的“学费”后吴树意识到:高古瓷窑口众多,遍布大江南北,不是看几本书、请教几位专家就能成为收藏家的,再说一个人不可能那么幸运,每次都捡漏。此后他不但自己研究,还从与自己接触过的国家级文物鉴定大师、收藏大佬、古董商、盗墓里手、制假大师、文物走私客等三教九流的人身上学习文物鉴赏。
吴树的收藏故事讲来令人忍俊不禁,兴许让人以为他只是一个醉心收藏的老顽童。但他收藏背后的人生故事和民族情怀远比这要沉重得多。
吴树原是一家地级市的电视台台长、影视剧作家。2003年从电视台退居二线后,意外发现得了脑瘤,于是定居北京治病。朋友为帮其解闷,带他进入文物收藏市场。谁知收藏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写作领域,6年时间,经历了两次手术、数百次的剧烈疼痛,他以纪实记者和作家身份写就了纪实文学《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其间他曾伪装成文物贩子,暗访造假村,并与上文提及的三教九流人物结交。
每每提及中国文物外流、被盗、制假等现状,吴树总是忧虑重重。言谈中流露“凭借个体孱弱之躯,如何妄想守护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无奈。
Q&A
收藏十问
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 新石器的彩陶和新石器的玉器。
Q: 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 西晋鸡头壶。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
A: 偶然,养病。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不贪不嗔,随心所欲。
Q: 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 古玩市场。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知道。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 不是。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 在我有生之年,不卖、不捐。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它是我工作之外唯一的业余爱好。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 赝品太多了,花钱买假货是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