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收藏热,但是,在昨日辽宁瑞银拍卖有限公司组织的“艺术品联合拍卖会”上,却感受不到这一点。此前备受业内关注的一对乾隆官窑粉彩盘、一对雍正官窑甜白花口碟和一对同治官窑门青釉碗,这3对国宝级的瓷器无一例外,全部流拍。大连市艺术品拍卖市场流行多年的“逢拍必赔”的魔咒依然未能打破,与省内沈阳、鞍山等城市一场艺术品拍卖会能拍出数百万元、甚至过千万元的繁荣景象相比,大连市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为啥这么冷清?记者进行了调查。
观望的多、举牌的少
万元以上藏品多数流拍
瑞银拍卖的负责人焦玉庆之前组织过9次艺术品拍卖会,结果9次都亏钱了。昨天是老焦组织的第10次艺术品拍卖会,因为有3对国宝级瓷器的助阵,也被业内认为是我市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拍卖会。
拍卖会预定14时开始,到13时30分时,能容纳100余人的拍卖大厅里已经座无虚席。这场面让老焦有些兴奋,“跟以前比,变化很大,以前组织的那些拍卖会都很冷静,没有这么多人。 ”老焦说,“没准儿那3对国宝今天也能拍出去。 ”
但是,当拍卖会真正开始后,老焦很快就兴奋不起来了。这次一共要拍卖398件藏品,其中,起拍价在万元以上的藏品仅50件。整个拍卖过程中,起拍价万元以上的藏品几乎无人举牌,那3对起拍价超过百万元的国宝级瓷器更是无人问津。
最后,只有3件起拍价万元以上的藏品被拍走,标的最高的是一件清代铜佛,被一位藏家以56000元的价格拍走。
于是,老焦组织的第10场艺术品拍卖会,仍以惨淡而告终。
收藏的多、懂行的少
多数买家不敢贸然出手
言玉明是昨天这场拍卖会上收获最丰的买家,他一共拍走6件藏品,数量第一多,但6件藏品加起来才花了3200元。原因是,老言拍走的,全部是拍卖会上最便宜的。因此,跟他一起来拍卖会的朋友嘲笑老言,说他是来“收破烂”的。
老言辩解说,他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到了现场有点发蒙:“关键是不太懂行情,不敢乱举牌。 ”
在拍卖会现场,抱有和老言类似想法的买家占了大多数。买家段先生说:“大家都说‘盛世收藏’,这些年大家手里有闲钱了,爱搞点儿收藏,但真正懂行的人还是少,所以大家都不敢贸然出手。 ”
造假的多、鉴定机构少
没有“第三方”的藏品市场难繁荣
业内人士介绍,与我市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冷清不同,省内沈阳、鞍山等城市,这几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是风生水起了。说到与上述城市的差距,市文物总店的鉴定专家陈涛表示:“最大的差距在于人家有完善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而我们这里还没有建立起来。 ”
这些年,随着艺术品收藏持续升温,艺术品造假现象也越来越多。“如今到古玩市场上一看,大部分都是假货,想找件真东西很难。 ”拍卖市场上同样如此,由于拍卖行在法律上并不承担“必须保真”的义务,所以对大多数藏家来说,“如何辨别拍卖品真假,成了一个很头痛的问题。 ”“如果在艺术品拍卖之前,有一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帮助买家鉴定真假,并提供担保和价格指导,那么艺术品拍卖市场就一定能繁荣起来。 ”陈涛介绍说,“事实上,大连并不缺少藏家,民间收藏资金也十分充足,只是缺少完善的第三方服务,所以才导致我们这里的艺术品拍卖始终热不起来。 ”
据了解,目前我市文化部门正尝试推动“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艺术品拍卖年年遭遇“寒流”的现状,或有望得到改善。 首席记者翟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