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一个湮没了数百年的历史传奇在这里重新延续。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工匠的艰辛努力,一座失传了数百年的明帝国时代著名陶瓷烧造窑炉??“葫芦窑”破土动工。
景德镇的人们究竟为什么要执意复建这样一座古窑?这座古窑炉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在复原葫芦窑烧造技术的过程中,他们将如何面对悬疑和挑战?他们能否重新找回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2005年,英国伦敦的佳士德拍卖会上,一尊名为“鬼谷子下山”的中国元代青花大罐惊艳现身,这尊大罐上画的是战国时期,军事奇才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孙膑的情形,人物造型生动,釉色清雅,反映了当时精湛的瓷器工艺水平。
最终,这尊元青花大罐拍出了两亿三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了单件工艺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按照当时的国际黄金价格折算,价值黄金1.6吨。
这尊元青花大罐的产地,就在中国江西景德镇,而烧制它的窑炉,正是在中国陶瓷烧造史上大名鼎鼎的葫芦窑。
当年,从葫芦窑烧制出的瓷器远销世界各地,一抹中国瓷釉,就是风行时尚的代名词,欧亚大陆的王公贵族,都以能收藏一件中国的精品瓷器为荣。
毫无疑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葫芦窑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堪称承前启后的古窑典范,尤其在明代盛极一时。
一部葫芦窑的前世今生,几乎串联了近千年来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
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慕名前来参观他们心目中的瓷都圣地。
国家级文博研究员、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馆长周荣林介绍:明代葫芦窑在整个明代存在了三百多年,而景德镇作为一个千年瓷都,应该有一个活的博物馆,通过复建重烧葫芦窑,对表现景德镇千年的陶瓷文化、对保护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很大的意义。
在《天工开物》这本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科学里程碑式的百科全书中,宋应星记录了明代景德镇的陶瓷技术细节,其中专门描述了葫芦窑的形制,并且附有插图显示出景德镇葫芦窑的样式。
周荣林决心重新建造一座可以烧造瓷器的明代葫芦窑。但是,这个宏大计划想想容易,真要付诸实践困难重重。
而就在这时,他遇到了陈武平。陈武平,景德镇当地一个成功商人,和许多景德镇人一样,他心底有一份挥之不去的陶瓷情结。他的最大梦想,就是复兴景德镇古老的陶瓷技艺,让昔日的传奇重新焕发出迷人光彩。
正是共同的理想,让陈武平和周荣林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景德镇市政府的支持。对于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江西人来说,这座瓷都的历史早已烂熟于心。
宋代时,景德镇烧造瓷器的窑炉叫“龙窑”。这种窑型通常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窑头低,窑尾高,因为窑身的样子很像一条龙,所以人们管它叫“龙窑”。
随着宋王朝的皇室南迁,中国北方陶瓷工匠把成熟的“馒头窑”烧造工艺带到江南。馒头窑是北方的主流窑炉,烧成温度能够达到1200度以上,著名的汝窑、钧窑、定窑均属于馒头窑。而当时中国南方制瓷普遍使用龙窑,它的烧成温度在1100度到1200度之间。
大量北方工匠涌进景德镇,促进了中国南北制瓷技术的融合和发展,于是,一种结合了馒头窑和龙窑的优点的新型窑炉??葫芦窑出现了。
葫芦窑兼备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不仅能够同时烧制不同种类的瓷器,更适合瓷器新品种的烧制,这种窑型的诞生,令中国陶瓷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享誉世界的名窑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葫芦窑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们对景德镇瓷器品种与花色的需求,于是,一种平焰窑诞生了。
这种平焰窑形如半个扣着的鸭蛋,对于烧柴的热能利用更加科学,适合多品种瓷器的同时烧造,所以又被人叫做“镇窑”。
镇窑的问世把景德镇瓷业推向了最后的高潮。但晚清以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景德镇陶瓷业迅速走向了衰败。
尽管20世纪50年代以来,景德镇传统制瓷业曾出现过短暂的中兴,然而在陶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高成本的传统柴窑退出了历史舞台,景德镇再次陷入低谷。
□周荣林和陈武平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要让葫芦窑复活,不仅是复活葫芦窑的外表形状,更要能在葫芦窑里点火烧制出精美韵味的瓷器,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复活一种传统工艺,更是要发扬光大祖先留给后人的那种探索精神。
想要复活明代的葫芦窑,到哪里去寻找样本呢?一系列问题在很长时间里始终困扰着他们。
李一平,景德镇资深的考古学者。1979年,在景德镇的湖田地区发现了一座宋元时期的古代窑炉遗址,刚刚参加工作的李一平幸运地参与了考古发掘过程。
他们在考古现场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窑炉。根据形状推测,这,很有可能就是早期的葫芦窑,紧接着,考古队又在珠山、历阳、金家弄都发现了类似的葫芦窑。从发现的葫芦窑情况看,实际上从元代后期景德镇就开始使用这种葫芦窑,一直到清代初期,时间跨度三百多年。
就在李一平他们首次发现葫芦窑遗址的3年后,一次在景德镇城市中心的施工中又有了新的发现。982年通讯部门搞一个电缆,挖沟的时候,在御窑厂大门西侧发现一个很特殊的堆积。经过仔细考证,考古队员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处历史久远的皇家宫廷御窑厂遗址。显然,这是一座在地下沉睡了数百年的专为皇宫制作瓷器的窑厂。
就在1982年那次意外发掘的20年后,2002年,机缘巧合,在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御窑厂遗址附近,刚好出现了一片暂时闲置的空地。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景德镇文物考古部门再次对这里进行了深入的系统性发掘。
李一平介绍:当时有北大、江西省考古所和我们三家一起共同发掘北麓,让人奇怪的是,现场出现了一排有六七个葫芦窑。
如此密集地出土了成片的葫芦窑,让考古工作者们兴奋不已。这为破解葫芦窑的建造秘密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作为葫芦窑复烧工作的带头人,周荣林根据这些最新的考古成果作了大量艰苦的案头工作和学术调查。后来,又组织了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省轻工业部的陶瓷研究所的窑炉专家、热工学的教授共同参加,然后再集合了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的专家,组成了一个明代葫芦窑复烧专家顾问团。
为了重建葫芦窑,专家顾问团对御窑厂葫芦窑遗址进行了仔细的探查和测量,分析它的结构、材料和尺寸。
根据考古成果显示,葫芦窑内的空间被中间的收口分为两个,靠近窑口的是前室、靠近烟囱的为后室。
在对比测量数据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窑址的后室有长有短,大小不一,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与周围出土后修复瓷器的比对,专家们终于破解了这个秘密。原来,葫芦窑后室长短与它的热能利用息息相关。
皇宫定制的瓷器器形有大有小,导致瓷坯薄厚不一,它们所需的升温速度也不相同。大的器物成瓷较慢,一般采用后室长的葫芦窑,这样能够充分利用窑内热能;反之,烧制小器物的葫芦窑后室较短。
为了提高烧成率,明代御窑厂工匠们根据所烧器物大小来量身定制葫芦窑。不同的瓷器要在不同尺寸的窑中烧制??人们不难想象,当时的景德镇内,布满了不同形制的葫芦窑,以满足各种不同规格瓷器的烧制需求。
不能同时烧制不同规格的瓷器,或许是葫芦窑最终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吧。陈武平认为,要复建一座原汁原味的明代葫芦窑,就不能为了降低烧制难度而不尊重史实。于是,烟囱的形状被确定为方形,但是,更大的难题却来了??他们无从得知烟囱的高度。
明代御窑厂发掘出的葫芦窑遗址,地上部分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塌掉,上部空间中烟囱和窑体的高矮、弧度的大小有无数种组合可能,没有文献记载,也没有实体可以参考,设计工作陷入了停滞。
此时,景德镇已经为数不多的挛窑师傅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根据父辈传下来的经验认为,通常烟囱高度与窑体长短比例为1:1比较合适。
周荣林介绍: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形成了最后的图纸葫芦窑,窑长9.2米,最高点是2.95米,最宽是3.48米。
2010年6月18日,一座承载着人们梦想的明代“葫芦窑”终于破土动工。复建葫芦窑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窑房。窑房,不仅可以保护窑体不受风雨侵蚀,同时还可以保证在任何天气下烧窑作业都能顺利进行。葫芦窑是要建在窑房里的。
历代窑炉的砌筑和烧制,都有着一整套异常严格、繁复的工艺,这种古老的工艺,本身就是国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统计,目前景德镇市内仅有23处传统窑房、作坊,挛窑匠师仅有古窑瓷厂的余云山、余和柱两人,景德镇瓷业建筑的营造技艺濒临消亡。
但对于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说,建造葫芦窑也是平生第一次。和余师傅熟悉的清代镇窑不同,葫芦窑中间有一个收口。这给余师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葫芦窑的这个收口把窑体分成了前后两个空间,从什么地方开始弯曲,弯曲度多大都会影响后面的复烧。这需要和把控烧窑环节的大工匠商量。这个大工匠,就是“把桩师傅”。把桩师傅,相当于整个传统瓷器烧制中的总指挥,他要对陶瓷烧造的每个环节负责。胡家旺就是景德镇为数不多的把桩师傅。
在复烧团队的帮助下,胡家旺和挛窑师傅仔细推敲着收口的角度和未来烧制时火焰流动的方向,凭借以往镇窑的烧制经验,最终作出了一个稳妥的窑内工程设计。
没有使用任何现代科技材料,也不用任何支撑架,挛窑师傅就这样把窑砖一圈圈砌过去,就形成了完美的弧线,而且还可以保证高温下不会变形坍塌。
景德镇重建葫芦窑的计划和正在消失的历史打了一个惊险的擦边球,如果复建复烧葫芦窑的行动再晚上10年,那么历史上曾烧制出无数精品的葫芦窑,就将永久失传,我们的后人将只能在博物馆和书本上看到祖先所缔造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