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瓷器陶艺

> 清道光御用瓷与慎德堂款鉴识

清道光御用瓷与慎德堂款鉴识

http://feicui168.com 2011-10-31 14:28:38
慎德堂烫样 慎德堂烫样

  高晴

  道光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王朝已在衰落,国家日趋贫弱,危机四伏,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也日趋萎缩,因此道光时期的制品除延续传统造型外,创新产品已很难看到。而属道光皇帝御用的瓷器中,最能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当属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精品。  

  圆明园与慎德堂

  慎德堂是建于圆明园九洲清晏中的一组建筑。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包括圆明、长春、绮春(后改为万春)三园,占地约5200多亩,历经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等朝不断的增建、扩建和改建,形成了一座世界上罕见的宫苑。九州清晏是圆明园最早建成的园区之一,属园庭内园。九州清晏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岛上,由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及九州清晏殿构成其中轴线(图1),岛与岸基之间由如意桥和南大桥相通。第三进殿的九州清晏殿,殿内设有东、西暖阁,建有仙楼,是慎德堂建成前历代皇帝在圆明园居住的主要寝宫。

  慎德堂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建成,位于三大殿的西边,是由乾隆皇帝的书房“乐安和”、清晖阁及乐安和北侧的鱼池改建而成的(图2)。慎德堂为三卷式建筑,分为前层、中层和后层,殿内设有书屋及寝宫,殿内的养正书屋为皇帝读书、习字之所。慎德堂建成后,道光皇帝经常居住于此,道光二十年后更是成为其主要生活场所,并于道光三十年驾崩于此。

  力行节俭是道光帝的主要执政思想,也是他的行为准则。1831年在慎德堂建成之际,道光皇帝发表了《慎德堂记》,文章将节俭、修身、图治联系起来,阐述了节俭、修身、图治的关系,表达了他的治政方针,强调了其修建慎德堂的目的。由于道光皇帝长期居住于此,一些政令即出自于此,就连立奕宁为皇太子这样的大事也是在慎德堂进行的。

  署“慎德堂”款瓷器的造型、品种及纹饰

  慎德堂作为生活场所,堂前屋后及生活中必定需要大量的陈设品及日常用品,瓷器作为生活必需品曾大量生产。从清宫档案及故宫点查报告看,不仅圆明园的一些殿堂内摆放着署有慎德堂款的器物,在故宫的一些殿堂中也陈设着署有慎德堂款的陈设品。

  器物造型?多为日用器皿,有少量的陈设器。主要有碗、盖碗、盘、瓶、羹匙、渣斗、鸟食罐、罐、花盆、盆、花插、器物座等。

  碗作为日常用品用途广泛,历朝历代都大量烧造,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中,碗的数量最多。其造型基本相同,只是大小尺寸、釉色和装饰图案不同,大多为敞口、弧壁、圈足,极个别的为撇口、深腹。有的造型、装饰图案均相同,如藏于北京故宫(微博)的黄地红绿彩干支碗(图3),就分大小两种规格,其造型及纹饰完全相同,碗内施白釉,外壁以黄釉为地,以红绿彩满书三组上下相对的干支纪年,以红彩书“丙申”,特别标注其烧造年代。中国传统上将蓝、黄、红、白四色作为祭祀天、地、日、月的色彩基调,祭祀时所用的器皿和皇帝穿的祭服各因其色,黄色用以祭土,推测此类器物应是特意为防三大殿火灾而烧造的祭祀用瓷。据故宫博物院点查报告,该碗在清室缮后委员会核查时放于斋宫,斋宫位于故宫东六宫南,仁祥门内,“雍正九年(1731年)建,凡南北郊及祈?、常雩大祀,皇帝致斋于此”。乾隆皇帝在此斋居时曾作诗数首,其中一首写于戊寅年(1758年),表达了乾隆皇帝祈雨的心情。雨与水同,水能克火,将此碗放于斋宫中,可能也有祈求宫中不再遭受火灾之意。

  盖碗为饮茶器具,最早见于宋代青白瓷之中。到了清朝,宫廷饮茶之风日渐兴盛,宫廷内专门设有茶库,说明宫廷对于茶叶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皇帝会在许多大型活动中赐茶给王公大臣,即所谓“御殿庆贺,例有赐茶之典”(见于《大清会典》)。因此各式茶碗、茶壶、茶盘、茶托等饮茶器皿大量出现。慎德堂款的盖碗均制作精美,如一件粉彩开光折枝梅花盖碗(图4),盖为覆盘式、圈形抓钮,盖大于器身,碗直口、直壁。盖面与器身以粉彩绘怒放的粉色及白色梅花,碗口沿及盖口沿以绿釉为底绘如意云头纹一周。盖底及器底书同样的款。署慎德堂款的盖碗制作精美,它不仅是道光皇帝的御用之瓷,而且也为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皇帝珍爱。

  慎德堂款瓷盘,以大盘为主,有些大盘的口径达29厘米,如粉彩外折枝花卉里五蝠捧寿盘(图5)、粉彩描金蓝蝠寿盘、粉彩描金红蝠团寿盘等,这类盘器壁较厚,显得笨重。所绘图案大同小异,盘内大多为各种釉色的“五蝠捧寿”,盘外绘缠枝花或折枝花。形体较小的盘,其外壁纹饰较之大盘则更为丰富,有八宝、暗八宝、开光内绘花卉等,基本上件件可见蝙蝠及各种形式的寿字,釉色以黄釉为最多。

  渣斗的造型完全相同,只是釉色不同,有黄釉(图6)、青花白地勾莲纹及绿釉白里渣斗等。

  慎德堂款瓷器中瓶类少见,“慎德瓶类近极罕见,有之则价值甚昂”,此为清人对署有慎德堂款瓶的评价,说明清时署有慎德堂款的瓷瓶就已十分罕见。在所有瓷器制品中,瓶的质量最高,纹饰图案及造型最为丰富。慎德瓶以白地粉彩居多,兼有绿地粉彩、紫地粉彩及蓝地粉彩等,造型有圆瓶、扁瓶、长方瓶、四方瓶等,纹饰图案有山水、人物、动物、花卉等等。以山水人物为主要题材的图案,画面上的人物多表现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如一对白釉粉彩山水人物纹瓶(图7),其腹部以粉彩绘一童子在前,一老者随后,两人谈笑于山间,勾画出一幅逍遥自在的画面。而一些以花卉、动物为主要题材的图案上则大多具有某种祈福求祥的色彩,洞石、灵芝、蓝天竺、兰花、八仙、三羊等,是常见的吉祥纹饰。

  品种?有彩瓷和颜色釉之分。彩瓷分为粉彩、斗彩和青花瓷,粉彩器为其主流,有白地粉彩、黄地粉彩、绿地粉彩、紫地粉彩、酱釉粉彩、抹红地粉彩,只有少量的青花和斗彩。粉彩器中以白地粉彩和黄地粉彩为最多。颜色釉有红釉、黄釉、绿釉、酱釉、霁蓝釉等。

  纹饰?整体上看,慎德堂瓷器保持了官窑瓷器工整细致的特点,构图疏朗,用笔纤细,几乎每件器物上都使用了金彩作为装饰,但整个画面缺乏活力,花卉描画不甚活泼。

  瓶、盘、碗等器物大多以各种色地粉彩勾连开光装饰,开光内绘山水人物或寓意吉祥内容的画面,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即指此而言。此风气在道光时以至晚清尤盛,这应该与道光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道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特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山河破碎,劳动人民贫苦万分,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人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祈求社会平安,所以这种趋利避邪的吉祥图案便充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一件粉彩绿地开光博古碗(图8),腹部以金彩开四组开光,开光内以粉彩绘象征平安的如意、瓶、鹌鹑,象征吉祥的龙,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圣洁的玉兰,象征多福的佛手等,它们与柿子相连,意寓太平有象、事事平安等。而人物纹则以耕织图、龙舟竞渡、婴戏为最多。耕织图最早于康熙时期出现在瓷器的装饰上,后代均有此类图案出现。龙舟竞渡最初为南方地区的一种水上活动,后来流行于黄河流域。到明清时期,宫廷也开始仿照此习俗。在慎德堂款瓷器中的盘、碗、瓶等器物上,龙舟竞渡图均有出现(图9)。龙舟竞渡图自乾隆时期出现后,一直延续至晚清,在道光时期最为盛行。婴戏图案自唐宋时期开始一直是瓷器上的主要装饰题材,在道光慎德堂款瓷器中,同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图10)。

  动物纹主要是各色的蝙蝠,及少量的龙、大象、狮子、马、飞鹤、飞鸟、鸳鸯、喜鹊、燕子、蝴蝶、蝈蝈等;植物纹最多,表现四季平安的牡丹、莲花、菊花、梅花出现在各品种、各类造型的器物上。以文字形式装饰的器物很是多见,装饰文字主要是“万”“寿”二字。

  古文献记载中的慎德堂款瓷

  清人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对于堂名款瓷器有如下论述:“瓷款之堂名、斋名者,大抵皆用楷书。制品之人有四类,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达官者,一为雅将良工也。有清仁庙、纯庙两代君主好讲理学,故所命堂名多理学语。康熙则有‘静惕堂’‘中和堂’,乾隆则有‘静镜’‘养和’‘敬慎’诸堂,皆内府堂名也。由是亲贵诸王亦趋重理学,成为风气,如‘拙存斋’‘绍闻堂’在康熙朝,‘敬畏堂’‘正谊书屋’在乾隆间,‘宁静’‘宁晋’‘宁远’‘德成’诸斋在乾隆间,‘慎德堂’‘植本堂’‘有恒堂’均在嘉道,大抵多属亲贵诸王之制。寂园所著《陶雅》中写道:‘慎德堂系道光官窑,而价侔雍乾之高品,亦一时风尚使然’,又将其定为官窑制品。”

  从上述文献和实物可知,作为道光皇帝的御用瓷器,这批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无论从慎德堂所处的地位还是从瓷器的精美程度而言,都是极其珍贵的。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