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瓷器陶艺

> 陆正愚:刻瓷艺术里的寂寞行者

陆正愚:刻瓷艺术里的寂寞行者

http://feicui168.com 2012-08-07 11:44:09
  陆正愚潜心刻瓷技艺30年。□千寻 摄    陆正愚潜心刻瓷技艺30年。□千寻 摄

  □苏报记者 晓 亮

  “桃花坞阊门下塘有状元陆肯堂、陆润庠故居,我是他们的后人;我原来就住在吴趋坊……”说起自己和桃花坞的渊源,今年53岁的刻瓷艺人陆正愚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位于庆元坊的“瀚雅艺苑”,是陆正愚的创作工作室。身兼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名家手工艺协会会长等多个职务,但陆正愚却从未间断过刻瓷创作???从当初“转行”刻瓷到现在,他在刻瓷技艺中已“寂寞行走”30年。

  “立体+平面”,求学期间开启刻瓷生涯

  高中毕业后,陆正愚于1978年进入苏州工艺美术厂工作,学习石木雕刻。两年后,勤奋好学的他由“立体”艺术转向“平面”艺术,到苏州工艺职大的工艺图案专业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求学深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看到,山东淄博刻瓷大师马林的刻瓷作品被当作‘国礼’送给外国元首。我才了解到在传统技艺里还有刻瓷这门技艺。这是融雕刻、书画、陶瓷等于一体的艺术,我一下子着了迷。”陆正愚说,过去,苏州、南京、上海等地都有刻瓷艺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项技艺主要留存在像淄博等产瓷区,苏州的刻瓷艺人屈指可数。陆正愚在向苏州刻瓷艺人讨教的同时,发挥自己的雕刻、绘画特长,钻研起这项技艺。1982年,还在求学的他凭借一件在瓷板上创作的作品,获得了市工艺美术新品开发二等奖。有了这个高起点的激励,陆正愚一发不可收,由此开启了刻瓷生涯。

  走进刻瓷艺术,陆正愚通过自己的实践、创作,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他一改过去刻瓷技艺较为单调的黑白、单线条的表现形式,通过各种刀法的运用以及丰富的色彩,在作品中努力体现吴文化的地方元素以及文人的风雅气息,形成了具有苏派刻瓷的独特韵味,作品屡次在各类专业展览上获奖。2007年以来,他的“秀石”等作品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品博览会银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陆正愚还将刻瓷技艺“移植”到其他雕刻领域。近年来,陆正愚凭借自己在刻瓷中积累的深厚功底,涉足玉雕、紫砂雕工艺,获得业内行家的肯定、好评。

  “耐心+灵性”,对刻瓷传人有挑剔眼光

  由于在我市民间艺术的相关协会担任一些职务,忙于很多具体事务,分身乏术的陆正愚每年花在刻瓷创作上的时间并不多。不管怎样,陆

  正愚难舍钟爱多年的技艺,给自己定下刻瓷精品创作计划。目前,他正在创作以苏州园林为题材的系列刻瓷作品“苏园三记”。为此,他特意赴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采购瓷料,并到苏州园林观摩、采集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回来后在工作室里,翻阅书画资料,构思图稿。在他看来,苏派刻瓷技艺一定要植根苏州,才能站住脚并发扬光大。

  一件刻瓷作品的完成,需要经历瓷材选择、题材构思、釉面上稿、刀具琢刻、上色等环节,用到金刚钻、钨钢刀、刻笔等多种工具。“瓷材硬度大,釉面光滑,创作难度很大,力量轻了,容易打滑,力量大了,釉面会爆裂,一件作品前功尽弃。所以刻瓷技艺很能考验一个人的耐心。”陆正愚坦言,自己现在50多岁,眼力、精力真有些力不从心了,“对于技艺传承,我也在考虑。但是我的眼光比较挑剔,从事刻瓷这门工艺的人,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雕刻基础、有灵性,有美术和文学修养、有独特的审美眼光,否则很难出类拔萃。”他说。

  桃花坞非遗名片

  ?刻瓷

  所谓刻瓷,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釉面上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人物、山水、花鸟、书法无所不能,它既保持了瓷釉的光洁和凿刻后所形成的肌理反差效果,又具有很好的书画和金石韵味。

  追溯刻瓷的历史,汉代就有“剥玉”之说,在清代得到了飞跃发展,当时的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特设镌瓷科,可见其重视程度。二十世纪初,北京、上海、扬州、南京等地均成为著名刻瓷产地,解放后,随着各类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兴盛,刻瓷逐渐归纳到几个产瓷区域,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刻瓷这门传统的手工艺又在全国各地发扬开来,并涌现出了一批技高品佳的工艺大师。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